太子黨們顯然也意識到了這種期待和壓力,但他們的表現實在不怎麼樣。太子黨有一個長處,那就是比較敢說真話,也就是說,他們所說的話,更大程度上反映了他們的真實思想。那麼他們的真實思想是什麼呢?
代表太子黨主流思維的人物之一,是突然間名噪一時的張木生。張木生本人的影響本來並不大,但因為有劉源上將的力挺,讓所有人不能不刮目相看。那麼,他的主張是什麼呢?是回到毛澤東當年提出的“新民主主義”。
沈志華對那段歷史的研究告訴我們,毛澤東對這個綱領並無多少誠意,他當時最大的心願,就是“一邊倒”,也就是得到斯大林的全面支持。這樣,他無須與中國的資產階級和自由知識分子合作,也能搞社會主義的工業化。為此,毛不惜在朝鮮與美國一戰,向斯大林證明自己對共產主義陣營的忠心,從而得到蘇聯的全面援助。毛澤東的這一策略獲得了全面成功,新民主主義也就胎死腹中了。
現在重提“新民主主義”還有任何現實意義嗎?我以為這是一種典型的刻舟求劍史觀。中國現在與當年的中國已經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把半個世紀以前的綱領拿到今日,說明太子黨沒有能力面對今日中國的問題。今日中國不僅政治上是中共一黨專制,在經濟上也是官僚資本獨大,並且與國際資本緊密勾結。新民主主義的藥方與中國今日之病,到底有何相關,張木生對此沒有任何解釋。
太子黨另一個當然的代表人物就是“打黑唱紅”的薄熙來。薄熙來的唱紅因推向全國而遭到了越來越多的反感和非議,在這種形勢下,胡錦濤也就敢於在71講話中更公開地表達自己對薄的反感。壓力之下的薄熙來對唱紅的辯解也就不斷升級。http://news.boxun.com/news/gb/china/2011/07/201107040326.shtml
薄熙來自以為最有鼓動力的手段就是把中共革命烈士的英靈抬出來。這說明他完全不能理解,在這個信息時代,這種求助亡靈的手段或許可以自欺,卻再也無法欺人了。http://21ccom.net/articles/read/article_2011063038386.html
在這個信息時代,歷史上的亡靈確實能對未來發生更大的影響,這是因為文明世界獲得了前所未有的了解和理解歷史真相的認知能力。在這種情況下,所有文明國家的政府都不得不更加認真和客觀地面對歷史上的不公正。非此,就不能維系今日社會的道義和公正,也就不可能開拓未來。一個代表性的例子,就是美國人用數年時間,制作了北美土著被征服的屈辱史,毫無保留地把美國歷史最醜惡的一面告訴後人。
中共太子黨在這次中共90大壽的種種言論表明,他們沒有勇氣,也沒有能力反思歷史。不錯,中共能坐天下,是因為有許多人流血犧牲,但薄熙來為什麼不問這樣一個問題,如果那些為中共打江山的先烈們有機會知道中共建國後的所作所為,他們會如何想呢?他們當中有多少人會認為他們的犧牲是值得的?
只要稍有一點道德判斷力的人都知道,中共的勝利包含著極大的歷史不公正。不糾正這種不公正,中國就走不出治亂循環的宿命。太子黨們對待歷史的態度令人失望,但並不令人意外。他們沒有反思歷史的能力不僅因為他們是共產黨,更因為他們是當權派。讓當權者客觀對待歷史很難,讓中國的當權者客觀對待歷史就更難了。如果缺乏反思歷史的能力僅僅是中共的毛病,今天的中國也不會是這個樣子了。
因此,最讓我感到沉重的還不是中共太子黨缺乏反思歷史的能力,而是不少我所敬重的、對中共一直持批判態度的知識人對歷史進行反思能力的不足,是年輕一代對歷史反思能力的不足。因為在這個時代,沒有歷史反思能力的民族是絕對沒有希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