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批評政治領導人雖然是家常便飯,但這一次美國人對政治領導人的不滿和失望可以說達到一個罕見的程度。根據美國財政部聲明,到今年5月16日,美國聯邦政府已達法定的14.29萬億美元公共債務上限,如果國會不能在8月2日前提高公共債務上限,美國將面臨債務違約。果真如此,就會導致美國融資成本全面上升,對疲軟的美國經濟和頑固的高失業帶來災難性後果。時間如此緊迫,但奧巴馬和共和黨領導人幾輪談判,還是無法就美國在未來十年如何削減支出達成一攬子協議,而提高公共債務上限本來是這一協議的組成部分。這就是說,美國政治領導人為了各自的政治利益,竟然讓整個國家和全體人民承受極大的風險。美國人豈能不對此憤怒。
這件事肯定給中國當權精英們一個嘲笑美國民主制度的機會。但事實是,美國人寅吃卯糧過頭了不得不進入一個還債時代,趕上這個時代的政治領導人再不情願,民主與法治都要迫使他們擔當責任。人都有逃避責任的自利本能,但正是美國的民主與法治,迫使美國的政治領導人不得不面對過去不負責任的政策造成的後果。美國政治領導的危機就是在這種情況下發生的。他們現在必須作出非常困難的決策,這不僅會傷及眾人的既得利益,也必然會傷及自己的政治利益。但他們別無選擇,若拖過法律設置的界限,就等於政治自殺。
中國其實也進入了一個還債時代。中國“經濟崛起”不僅欠下巨額顯性的公共債務,更欠下無法估量的隱性債務。中國當局一直引以自豪的高鐵工程,就是一個經典的例子。這個巨大的項目是在劉志軍這樣毫無廉恥、品行惡劣的官員領導下進行的,胡溫對此並非不知情。當權者只能以一種僥幸的心態,希望自己任內不出大事。最近高鐵接連發生重大事故,證明了人們最壞的猜想,這個耗資數萬億的工程,將成為中國經濟的一個沉重負擔。
對比美國與中國最近的政治博弈,不難看到有限任期制,反而在某種意義上加劇了政治領導危機。在美國方面,共和黨和民主黨都盯著明年的大選,為了讓本黨和本人在明年處於有利威勢,不惜讓整個國家面對更大的風險。在中國方面,情況更糟糕,即將離任的胡溫,已經完全不顧長遠,一切決策都圍繞著短期穩定的方針,把越來越大的風險留給後任。
在這種政治氣氛下,中國彌漫著一種普遍的焦躁和不安。人們感到要出大事,但又不可能知道什麼時間、會出什麼樣的大事。領導人自己似乎也開始亂了方寸。溫家寶最近竟然愚蠢地宣布,幾個月內豬肉價格會降下來。此言一出,養豬的人馬上就不多養了。溫家寶此舉有可能加劇而不是緩解中國已經相當危險的通脹壓力。
美中兩國的“還債時代”是一個政策方向大轉變的時代,是對前一發展時期累計的問題和偏差進行清算和“矯枉”的時代。這種大轉向帶來的領導危機將催生一代什麼樣的新政治領導人,不僅對兩國今後的命運,而且對全世界都關系重大。
美國的政治領導危機已經讓更多人對奧巴馬的領導能力產生了疑問。不過,即使奧巴馬把事情搞砸了,即使美國出現更嚴重的經濟危機,美國的基本制度不會變,美國也不愁沒有優秀的領導人湧現。美國人更不必為自己身家性命的安全操心。
中國則不同了。從最近重慶和廣東“兩種蛋糕論”之爭來看,“還債時代”的政治領導危機似乎僅給薄熙來一人帶來更大機會。現在,公平分配的旗幟似乎成了薄熙來一人的旗幟,汪洋竟然不敢去爭這個旗。鑒於中國向窮人還債的大趨勢不可阻擋,中國政治領導危機的這種發展正在讓許多人深感不安。因為他們無從知道,借著“公平分配”的大旗而得勢的薄熙來,究竟會對自己和中國的未來意味著什麼?
http://www.newcenturynews.com/Article/china/201107/20110725090736.html
http://opinion.nfdaily.cn/content/2011-07/22/content_2704083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