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京評論:中國不怕浪費,世界何以應對?
2009.08.10
羅奇代表了許多人的憂慮。上周三,當央行給出“信貸動態微調”的模糊信號之後,股市如驚弓之鳥,連跌三天。於是,決策當局坐不住了,8月7日,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和央行聯合舉辦新聞發布會,發出了非常明確的信號,那就是中國宏觀政策取向近期不能改變,信貸環境將繼續寬松。
這一反應早在一些專家的預料之中。鐘偉在8月6日《南方周末》的經濟評論中指出,中國決策當局早已錯失了調整信貸的良機,信貸高速投放的慣性決定了其壓縮難度。今年“信貸能控制在9萬億-10萬億的難度已較大,但更棘手的挑戰在於,如何控制接下來兩年的信貸增長?新建在建項目總體投資規模如此之大,越來越多的貸款只能用借新還舊來維持”。
那麼,中國經濟會不會像羅奇剛加入的悲觀派們所擔憂的那樣,發生大災難乃至崩潰呢?鐘偉並不這樣看,而他代表了多數中國經濟學者的判斷。鐘偉預計,“2010年(中國)GDP增速可能超過9%”,而物價上漲將“相當溫和”。不過,鐘偉並不認為這種高增長低通脹的局面是好事,因為這意味著中國經濟將繼續其粗放和浪費的增長模式。
於是,一個多年的困惑再次擺在了所有人的面前。悲觀派曾多次預言,低效率和不公平的中國經濟很快就要崩潰,但事實不僅一再證明他們錯了,更具諷刺意味的是,未等危機四伏的中國經濟垮台,看似固若金湯的西方金融體系反而先崩潰了。中國經濟的崛起,似乎不僅顛覆了主流的經濟理論,甚至顛覆了主流的常識。
應該如何理解中國崛起給世界帶來的新局面呢?我認為,許多人忽視了一個重要因素,那就是中國經濟具有不怕浪費的特殊性質,這個特性加上中國經濟在擴大貿易中快速擴張,給世界經濟帶來了全新的挑戰。
中國經濟是專制官僚主導的經濟,專制官僚資本主義和民主資本主義最大的不同,就在於專制官僚的利益並不在利潤最大化,而在成本最大化。官僚經手消耗的資源越多,權力就越大,獲利的機會也越多。中國官僚鐘情於GDP是有道理的,因為GDP從來都把浪費計算在內的。
官僚經濟不計成本並不新鮮,新鮮的是一個如此龐大的官僚經濟全面加入全球貿易體系。這樣一來,不怕浪費的中國官僚經濟就不再受本國資源和市場的約束,而是反過來把自己的浪費偏好和經濟震蕩強加給整個世界經濟。
事實上,佛格森的Chimerica模型揭示了中國官僚資本主義經濟如何把自己浪費資源的偏好傳遞給世界的機制。這個機制有兩大部分,一是壓低匯率和國內資源價格,鼓勵出口擴張,另外一個就是以低利率輸出國內儲蓄,典型的形態就是大量購買美國國債。
由於中國經濟規模巨大,上述機制的一個結果是全面提高全球資源需求,從而提高全球資源價格。全球資源價格提高對中國的官僚階級有什麼好處呢?國際資源價格的提高,意味著國內資源地租的大幅提高,而在中國,資源是被國家全面壟斷的,因此,國際資源價格提高的直接受益者就是中國的官僚階層。
最讓世界感到困惑的是,中國的官僚為什麼要通過這樣一種扭曲經濟平衡的方式來牟利,為什麼寧可補貼外國消費者,也不願讓本國老百姓分享各種地租,提高工資和社會保障?
答案是,目前的方式對專制官僚最省力。既不需界定產權,建立法治,也不需復雜的收入分配和公共服務體系,而只需像奴隸莊園主一樣,有效管制奴隸,保住壟斷的地租收益。
中國的現代奴隸經濟能持續多久?誰也無法回答這個問題,就如同誰也無法回答,若無當年的南北戰爭,美國南方的奴隸經濟能持續多久一樣。因此,羅奇真正需要擔心的,恐怕不該是中國經濟,而是世界何以應對這個不怕糟蹋人力物力的中國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