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京評論:中國經濟要大減速

上周,刺激美國股市大跌的壞消息除了歐洲主權債務危機惡化以外,還有一個壞消息就是中國經濟增長乏力。多年來,關於中國經濟增長速度要掉下來的預測一再被證明是錯的。那麼這次會如何呢?從最近來自中國媒體的消息看,這一次,中國經濟大減速已是勢所難免。

2011.09.27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WhatsApp


中國經濟近年來的高增長,尤其是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的高增長有一些極不正常的因素,其中最主要的因素就是溫家寶決策失誤,以四萬億政府投資來避免經濟衰退,結果是貨幣嚴重超發,地方瘋狂舉債,房價等資產價格泡沫加劇膨脹。這就相當於給一個體能早已嚴重透支的人,又打了一針強心針。溫家寶的私心其實很明顯,就是盡一切可能不讓經濟下行的趨勢在自己任期內出現。

現在,這種不顧後果的政策不僅進一步加劇了投資與消費的失衡,惡化了投資質量,而且開始威脅到長期以來政府用國家權力來支持經濟高速增長最重要的手段,那就是通過對銀行業的壟斷,壓低利率,從而全面降低政府增加投資的成本。

央行數據顯示,8月份到9月上半月45天時間,四大銀行存款比去年同期少增加上萬億元。有分析人士指出,“這折射出當前我國金融業、金融市場已經亂到不能再亂的程度”金融業已經“病入膏肓”。
http://finance.ifeng.com/opinion/finob/20110925/4675432.shtml

葉檀也在評論中直言不諱地指出,資金從銀行大逃亡,說明政府對利率的監管已全面失效,無論是存款利率還是貸款利率,都在迅速上升。http://yetanyetan.blog.sohu.com/185489499.html

在這種情況下,中國政府想再靠低成本的銀行資金維持增長,將面臨多年來沒有的困難。與此同時,市場實際利率上升、風險加大,加上通脹壓力,也不可能對消費帶來任何刺激。有意思的是,比起前兩年,政府抑制房價的努力越來越收到效果。據葉檀評論,深圳政府終於找到了一種抑制房價的有效調控手段,那就是增加二手房轉讓的成本。她相信,深圳的二手房稅費征收模式推廣到全國,將帶動房價大幅度下降。這對於買房者雖然是好消息,但無疑將對房地產業帶動經濟增長帶來負面影響。

外需方面,情況可以說更加不妙。歐洲債務危機和美國經濟決策的困境,令全球經濟面臨極大的不確定性,甚至有再次衰退的可能。說明出口在未來數年也很難為中國經濟增長提供動力。

比這些問題更嚴重的是中國經濟整體失序的危險。最新一期《南方周末》以頭版報道了浙江省,尤其是溫州民間借貸的亂局。許多高利貸的借款人和經手人紛紛違約出逃。報道說,“浙江中小企業老板‘跑路’風似乎越演越烈,民間借貸鏈條的頻繁斷裂或者會引爆溫州式的金融風暴”。這表明,長期支持民間中小企業民間信貸的信用基礎發生了動搖。這不僅反映了中小民間企業的困境,而且折射了許多實業人士對整個經濟形勢乃至政治形勢正在失去信心。
 
對國內嚴峻的經濟形勢,溫家寶應該最清楚,而且他也知道,許多人都在指責他對中國經濟積累的嚴重問題,應負重大責任。不過,溫家寶最近再次高調談政改表明,他絕對不准備老老實實對中國經濟的嚴重問題承擔責任。

對溫家寶又一次並無實質意義的政改高調,看來可以有這樣一種解讀,那就是溫家寶其實是在為自己主管經濟失敗卸責。眼看任期快要結束,眼看自己不可能維持經濟高速增長,眼看中國經濟有大波動乃至大混亂的嚴重危險,溫家寶告訴世人,這都不能怪我,而要怪這個糟糕的政治體制。當然,溫的這個策略和態度,既不可能得到高層認同,也並沒有得到民間的同情。但溫的這種態度倒是證明,他已經不看好中國經濟。

現在值得觀察的是,溫家寶維持中國經濟保持一定增速的努力,在多大程度上能得到新領導人的支持。我認為中共最高權力交接帶來了這樣一種可能,那就是新領導人不再支持溫家寶,而不惜讓經濟在溫下台前就明顯下滑。這不僅有利於讓溫家寶承擔責任,也有利於新領導人在未來有更多的政治和政策的選擇余地。也就是說,目前中國微妙的政治形勢,也會促成中國經濟大幅減速。

新增評論

請將評論填寫在如下表格中。 評論必須符合自由亞洲電台的 《使用條款》並經管理員通過後方能顯示。因此,評論將不會在您提交後即時出現。自由亞洲電台對網友評論的內容不負任何責任。敬請各位尊重他人觀點並嚴守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