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京評論】烏克蘭危機與21世紀的大是大非

0:00 / 0:00


正在發展中的烏克蘭危機關乎所有大國的核心利益,也關系到21世紀的大是大非,因此,這個事件將必定成為定義21世紀全球格局的一個重大歷史事件。中國,也就是習近平如何判斷是非,如何來算計國家和個人的利害,對中國和世界未來的影響非同小可。

對任何一個大國來說,最大幸運就在於,她的國家利益與歷史大潮一致,而她的領導人又能"順天承命",把握住歷史機會。在這個意義上,普京是非常不幸的,因為俄國的國家利益與21世紀的大是大非存在深刻衝突。為什麼要這樣說呢?因為21世紀的大是大非是人權高於主權。這倒首先不是因為人類的道德進步,而是技術進步使然。技術進步導致人口劇增,同時又讓發達國家打仗的成本難以承受,於是民族國家的絕對主權理念,以及由此衍生出來的殖民主義,以及優勢種族的帝國理念,不得不逐漸讓位於人權普適的理念。

但普適人權如何實現成了問題,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兩大陣營的對抗,以及冷戰結束後金融全球化的失敗都表明,求解這個問題尚需很長時日。不過,有一點很清楚,人類必須建立一套新的政治博弈規則,以避免重蹈20世紀大規模自相殘殺的覆轍。普京的大錯就在於,他的選擇危及21世紀國際政治博弈所應遵循的行為準則。不錯,烏克蘭革命很可能有西方勢力干預,反政府勢力很可能使用了卑鄙手段,但即使如此,也不能為俄國選擇大規模武裝干預辯護,因為這是更大的錯,會導致難以控制的嚴重後果。

如果完全失去對烏克蘭的影響力,俄國的帝國夢將破滅,對俄國人的民族自尊將是痛苦一擊,但大規模動武,只會加速這個過程。俄國的結構性弱點是致命的:相對於國土幅員和自然資源,人口太少。21世紀的技術革命將全面降低自然資源的重要性,提升人力資本的重要性。這個大趨勢最大的贏家,其實是中國,而不是西方。

因此,西方主張人權高於主權,並非完全利己的陰謀,而是出於理性和道義的考量。西方的一些精英完全明白,由於中國人重功利而輕是非,同時又善於模仿,不辭勞苦,中國崛起不僅會挑戰西方文明的霸權,而且完全可能挑戰他們最珍惜的自由。但西方人知道別無選擇,只能做好兩手準備,也就是接受中國崛起,以至與中國文明全面融合,條件是中國人最終接受自由的價值,否則,就只有選擇為自由而拼死一戰。

中國的麻煩就在於,人權高於主權的價值,雖然在全球範圍為中國人創造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會,卻與中國內部的治理結構和政治文化存在根本性衝突。這正是烏克蘭危機令習近平處於兩難的根本原因。現在看來,習近平有可能選擇對普京出兵持保留態度,而積極支持和平解決烏克蘭危機,不支持克裡米亞重歸俄國。這種立場並不等於中國與西方立場完全一致,而是出於這樣的考量,普京以武力來支持克裡米亞住民自決的邏輯,對中國的台灣、西藏等問題,包含著極大危險。

有人認為,烏克蘭危機加劇了西方與俄國的對立,因而可能像911事件那樣給中國崛起帶來又一次戰略機遇。這種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邏輯,是否適用於烏克蘭危機是非常值得懷疑的。且不說整個人類之休戚相關已經發展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就中國自己來說,其面對的主要挑戰並非來自外部,而是來自內部,來自中國人不能善待中國人,來自中國當權者自伐的危險。

事實上,烏克蘭危機如進一步惡化,中國得不到任何好處。相反,烏克蘭危機若能以理性與和平的方式解決,將對中國有很大好處。除了直接的經濟利益,更深遠的是,烏克蘭若能像布熱津斯基所希望的那樣,成為芬蘭或瑞士那樣理性的中立之國,將有助於鼓勵更多中國人接受多元共治的現代理念。

歷史早已證明,國界不會永恆,政權更不可能不變。21世紀人類期待的英雄和領袖,是曼德拉式的,而不會是彼得大帝和毛澤東式的。如果習近平從普京的錯誤中能有所醒悟,將是中國和世界的福音。果真如此,習近平遠比普京有更大的機會成就一番偉業。這是因為,中國可能永遠收不回被俄國奪去的領土,但一個普遍保障人權的全球秩序,將給自由的中國人創造無數機會。中國人創造財富的足跡,將踏遍全球的每一個角落。到那時,更多的領土對中國還有多大意義?(自由亞洲電台粵語部評論 https://www.rfa.org/cantonese/commenta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