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京評論】理解社會潰敗時代的中國政治

0:00 / 0:00


上周,關心中國政治的人不會不注意到兩個新聞事件,國內方面就是曾慶紅意外在上海亮相,另外一個事件就是越南的反華暴力浪潮。我同意這樣的判斷,那就是這兩個事件會對習近平帶來很大政治壓力。有朋友評論說,習近平現在不是四面出擊,而是八面出擊,這樣做對自己非常不利。

這讓我問自己一個問題,習近平為什麼會這樣做?是有意為之還是失控?經過一番思考,我的回答是,與其說是有意為之,不如說是別無選擇,因為總的來說,習近平的選擇是大勢使然,這個大勢就是中國社會的潰敗。

當然有很多人更願意從習近平本人的能力、價值取向乃至性格來分析。我同意,換了別人,領導風格會有很大不同,但現在看來,誰上台都無法改變中國社會全面潰敗的大勢。因此,誰上台都會做出很多和習近平差不多的選擇。比如反腐,從現在知道的腐敗事實看,你無法想像,換了別人做總書記,就不會像習近平那樣去反腐,因為周永康的案情說明,你不打老虎,老虎就會吃掉你。

順著這個邏輯,新領導人必然要對以前的領導人"翻臉",或"過河拆橋",否則就打不了老虎。既然內部危機如此嚴重,為什麼還要在國際上咄咄逼人呢?明顯的原因就是要掌握軍隊的控制權,沒了槍杆子,打老虎也會被老虎吃掉。

接下來就是意識形態的主動出擊和左右開弓,雖然習近平的人馬寫不出像樣的東西,但他們還是很自信,他們既不在乎自己強詞奪理的文字能否打動讀者,也不在乎自己的傲慢和自大會導致對當局不利的政治影響。他們相信,打擊憲政派和壓制毛左不僅必要,而且相信這樣做不會有什麼大不了的後果。

為什麼會這樣?現在有不少理論來解釋,如後極權社會理論,社會原子化理論。我相信當權者未必了解這些理論,但他們看到了一個事實,那就是大潰敗的中國社會,各種意識形態都失去效力,意識形態話語僅僅是各種具體政治利益的招牌。因此,只要看清這一點,就可以根據當權者的利害來選擇打誰不打誰,選擇如何打。比如打擊鼓吹憲政和公民社會的政治力量,在當局眼裡首先不是意識形態問題,而是打擊美國在中國的代理人問題。

難道他們沒有看到憲政和公民社會主張所指向的真實問題嗎?當然看到了,但他們寧願不使用西方的意識形態話語來談這些問題。潘維最近一篇文章就代表了這種心態和思維。這篇題為"當前'國家治理'的核心任務"的文章,試圖回避"公民社會","自治"這些當局敏感的政治術語,用一套中國化的治理話語來討論中國社會潰敗的治理危機和解決之道。

http://www.21ccom.net/articles/zgyj/ggzhc/article_20140518106128.html

潘維的這個路子能走通嗎?我認為不大可能。因為大潰敗的中國社會完全靠官僚體系在支撐,官僚綁架了中國社會,不論使用什麼樣的話語來推進實質性的基層社會自治,都意味著對官僚體系的顛覆,因此意味著對當權者的挑戰。

這樣一來,是否意味著如果習近平"管控"國際衝突和國內衝突出了大錯,中國就有可能爆發一場大革命呢?我認為習近平若出大錯,最大的可能不是爆發革命,而是領導層的調整。大潰敗的中國社會一時難以爆發革命,主要原因就是漢娜.阿倫特說過的,當代資本主義社會沒有百年前列寧、毛澤東那樣的職業革命者,而中國已經完全成為全球資本主義秩序的一部分。由革命者建立的中共政權嗅覺極靈敏,革命者的成長因此而格外困難。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中國在很大程度上綁架了全球資本主義,潛在的中國革命者也很難從西方那裡得到真正的支持。

那中國不是就沒希望了嗎?我認為也沒有必要悲觀,因為我們畢竟生活在一個全新的時代。這個時代信息傳播敏捷,知識豐富,政治參與和政治博弈一定會有前人沒有的選擇。(自由亞洲電台粵語部評論 https://www.rfa.org/cantonese/commenta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