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京評論】習近平聯俄抗美是大錯
2014.05.27
中俄之間長達十年的天然氣協議談判,之所以能在上周達成協議,顯然是因為政治原因而不是經濟原因。人們普遍關注的成交價格問題之所以敏感,是因為其中傳遞了一個重要的政治信息,那就是究竟普京更有求於習近平,還是習近平更有求於普京?此前,西方的主流看法是普京更有求於習,而不是習更有求於普京。因為普京因烏克蘭問題在國際上陷於孤立,此時很可能會在價格上做出較大讓步換取成交,從而增強與美國及歐洲對抗的籌碼。
現在看來,事情並非如此簡單。因為有專家評議說,是中方在最後一刻接受了多年不接受的俄方方案,即天然氣價格與國際石油價格掛鉤。也就是說,習近平有求於普京的程度,至少不亞於普京有求於他的程度。而普京敢於堅持到最後一分鐘逼中方讓步,說明他看到了這一點,那就是習近平已經下決心聯俄抗美,因此不惜在天然氣價格問題上讓普京占點便宜。
確實,比起這個聯俄抗美的政治決策之重要,天然氣價格那一點差別確實分量要輕多了。普京的最大收益其實也不在這一點價格上的便宜,而是通過這一點,驗證了他對習近平聯俄抗美的決心。由此,我們或許能夠對普京與江澤民會晤之政治內涵,多了一點猜測線索。普京與江澤民見面的安排讓人非常難以理解。我現在的猜測是,俄方對習近平的政治地位是否穩固,可能有顧慮。通過讓普京會晤江澤民,習近平可以告訴普京,一切都在我的掌控之中,你可以放心和我做大的政治交易。
不過,在經濟方面,中俄達成天然氣協議並不見得是壞事。談判之所以十年前就開始了,說明兩國經濟都有很大的潛在經濟利益,而政治考慮在當時是次要的。問題在於最後促成這筆交易的聯俄抗美的戰略決策,是習近平的大錯,這個大錯不僅對中國不利,對世界不利,對他本人也不利。
那麼俄國呢?習近平聯俄抗美的決策是不是上了普京和俄國的大當?我以為是這樣的。這裡有一個根本性的問題許多人沒有搞清楚,普京和美國、歐洲鬥,國家利益之爭重於價值之爭,而習近平與美國鬥,價值之爭遠高於國家利益之爭。因此,習近平聯俄抗美的邏輯,必然是以犧牲中國的國家利益換取俄國支持習近平抗美。當這樣的交易符合俄國國家利益時,俄國不妨與中國一起抗美,但在國家利益上,中國絕難占俄國的便宜。這一點是由這種交易的性質所決定的,也是由兩國的政治體制差別決定的。不然,為什麼普京要去見江澤民而不是到中國人大去演講? 普京知道,不管占中國多少便宜,中國老百姓都沒有發言權。
當然,普京未必一定能代表俄國利益,他的個人利益與國家利益也會有很大衝突。不過有一點很清楚,俄國人比中國人更有機會制止自己的國家領導人傷害本國利益。
中國真正的損失不在與俄國的天然氣交易上,而是對抗美國會給中國帶來的巨大損失。因此,中俄天然氣協議最令人不安的,就是這個協議傳遞了這個信息,習近平對美國懷有很大敵意,或者說,習近平已經做出判斷,美國是對他權力最大的威脅。這種判斷完全可能成為一個自我實現的預言,因此,不僅對中國,而且對習近平本人都是非常危險的。因為與中國對抗,與習近平對抗,並不符合美國的國家利益。
習近平為什麼會做出這樣於國於己都非常危險的誤判?這是我自己沒有完全弄清楚的問題。我知道,習近平權力的一個重要基礎,是軍隊中的紅二代。這些人對習近平的影響力很大,而反美不僅與這些人的既得利益一致,與他們多年的思維慣性也一致。對此,我不感到吃驚。我吃驚的是,不少海歸的商業和學術精英,對美國陰謀論深信不疑,也成為支持習近平誤判的一個重要基礎。這些人有直接接觸美國反華勢力的經驗,或者感受到美國人對中國人惡習的反感,這種經驗讓他們只見樹木不見森林,對中國的高層產生了非常壞的影響。
中俄天然氣協議本來應該是造福兩國經濟的好事,卻讓人高興不起來。因為它傳遞的政治信息告訴世人,這個世界正在變的更加危險。(自由亞洲電台粵語部評論 https://www.rfa.org/cantonese/commenta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