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白皮書"雖然洋洋萬言,傳達的信息卻非常簡單、非常明白,那就是習近平不受當年中共對"一國兩制"承諾的約束。正因如此,白皮書一出籠,香港就"炸了鍋"。
正常思維的人之所以對"白皮書"感到震驚,第一個問題就是,即便你真這樣想,也沒有必要如此明目張膽地說出來。這樣做,不僅對國家不利,對你自己又有什麼好處呢?其實一年多來,習近平的重大舉措已不止一次讓人提出類似問題。困惑之余,人們也會這樣想,畢竟他站的高,他的判斷與我們出於常識的判斷不一致,或許是他有更高智慧。這次"香港白皮書"出籠,我相信更多人會得出這樣的判斷,不是他智慧更高,而是他的思維方式有問題。
我這裡所說的思維方式,首先指的不是價值取向和政治立場。當年中共與香港打交道的人,在價值取向和政治立場上與香港的主流也是相當對立的,但這並不意味著雙方一定不能理解和溝通,一定不能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這次"香港白皮書"出台,用毛澤東的語言來說,明擺著是"亂了自己",而不是"亂了敵人"。
那如何來解釋白皮書的出籠呢?法輪功的解釋是,這不是習近平所為,而是困獸猶鬥的江澤民所為,目的是要把香港搞亂,給習近平制造緊張局勢。沒人會相信法輪功的解讀,但這種解讀本身也印證了"香港白皮書"出籠,對習近平不利這個事實。
從表面看,白皮書空前強硬,但支配這種強硬的卻是被恐懼綁架的思維。習近平上台給人印像最深的就是他膽子很大,那為什麼還要說他的思維被恐懼綁架呢?我認為被恐懼綁架的思維方式有一個重要特點,就是相信陰謀論。習近平確實相信美國有顛覆中共政權的陰謀,而他認為香港的民主派自覺不自覺地參與了這個陰謀。因此,對此只能進行"底線思維",也就是保江山思維,江山都丟了,還談什麼"一國兩制"。這就是"香港白皮書"背後最根本的邏輯。
問題是,香港民主派對中共的威脅真有這麼嚴重嗎?這是香港多數人最困惑不解的部分。是誰讓習近平做出了這樣的判斷呢?這個問題涉及到習近平面臨的最大麻煩,那就是他除了奴才,無人可用。我們都知道,奴才本身就是一天到晚都生活在恐懼中的人,不過,他們與主子怕的東西不一樣。主子怕的是自毀家業,奴才怕的是得罪主子。由此產生的一個麻煩就是,奴才在幫主子做判斷的時候,總是寧左勿右,因為這樣對保飯碗最有利。
當危機尚在發展而不會爆發的時候,奴才的寧左勿右,表現為"報喜不報憂",但大形勢趨於嚴峻的時候,奴才就往往寧可高估形勢的風險,而不能低估風險了。這個道理其實不難理解。在大形勢趨於嚴峻的時候,高估風險往往事後不能被驗證,而低估風險則事後不僅容易被驗證,而且,即使沒有低估,也容易因主子決策不當而背黑鍋。這是我們從生活中不難得到的常識。歷史上,末世皇帝的普遍遭遇,就是這種奴才的恐懼思維不僅不能幫他克服危機,反而不斷加劇危機。
"一國兩制"不僅是中共對港人的承諾,也是對國際社會的承諾。白皮書出籠,就不怕美國對此做出強烈反應嗎?其實,"香港白皮書"的出籠,恰恰說明了習近平對美國的一個大判斷,就是美國內外交困,奧巴馬焦頭爛額,此時中共不要說嚇唬香港人,就是嚇唬台灣人,美國也無可奈何。
這個判斷確實不是沒有根據,但中共今天擺出的蠻橫姿態反而加深了人們的這樣一種判斷,他們其實對自己的明天並無信心,對明天的美國更是滿懷恐懼。否則,為什麼總把"不要錯過機遇期"吊在嘴上呢?
"香港白皮書"是一個充滿機會主義的政治賭博,人們不難看到,這個賭博不會有勝算,而只能讓局面更糟。那為什麼不選擇認真對話呢?我想,除了沒有能力對話,奴才們已經知道,面對面的對話是一個更糟的選擇,因為當對方以直視來面對自己驕橫的謊言時,他們的眼睛已經無法掩飾對明天的恐懼。(自由亞洲電台粵語部評論 https://www.rfa.org/cantonese/commentaries)
0:00 /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