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京評論】揚善才能抑惡

0:00 / 0:00


徐才厚成為被習近平"拿下"的最新大老虎,具有多重政治意義。一重意義,確如《紐約時報》指出的,表明習近平進一步鞏固了他掌控軍隊的權力。不過,在很大程度上,徐才厚早就是一只"死老虎",因為他早已不能構成對習近平權力的任何實質性挑戰,更何況有報道說他身患絕症。因此,更重要的問題恐怕是,此時選擇把這只半死不活的"大老虎"處以政治死刑,究竟希望傳遞什麼政治信息?

我以為傳遞了這樣兩個信息,一個信息就是,習近平的反腐將是一場馬拉松式的政治肉搏戰,根本原因不是江澤民等退下來的中共大佬們還有很大的剩余權力,而是因為貪官太多,俯拾皆是。因此,把徐才厚拋出來傳遞的另一個信息,就是習近平和王岐山明確地告訴各級大小官員,"開弓沒有回頭箭",不要指望我們會和江澤民做妥協,讓反腐停下來。

由此提出的問題就是,習近平、王岐山能堅持下去嗎?難道如此眾多的大小老虎們就甘心束手待擒,而不會拼死一搏嗎?我認為習近平、王岐山不會想不到這一點,但他們除了堅持反腐,確實已別無選擇。習、王的策略是,守住不輕易殺人的底線,同時也讓潛在的對手留有種種幻想,尤其是分化他們,讓一些人有時間保護家人和財產,從中國撤退。現在看來,這個策略是有效的。有效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這些大小老虎都"沒有種",無人願意冒死反抗,他們知道這種反抗得不到任何道義支持,很難成功。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就是誰也無法回答這樣一個問題,如果把習近平搞掉,自己又如何面對今天中國的種種挑戰。因此,對於大小老虎來說,除了聽天由命,最好的選擇就是走為上計。事實上,中國正在經歷一次史無前例的富人大逃亡,其中自然有很多是貪官。而中國加速人民幣國際化,有意無意在幫助這場大逃亡。

那麼,習、王的反腐是否就一定能成功?我並不這樣看。最近中國一個饒有趣味的新聞事件,就是著名作家二月河公開出面挺王岐山。他對《環球人物》雜志說,"反腐很累,王岐山在我眼裡是英雄"。在中國的文化語境下,這樣的表態頗不尋常,因為有冒犯習近平、捧殺王岐山的風險。爛熟於中國皇權和奴才文化的二月河不可能不懂這一點,但他更明白,此時挺王岐山反腐有功,實是捧習近平是英明君主。

http://news.ifeng.com/a/20140630/40950468_0.shtml

二月河如此挺習、王,完全不是為了名利,因為這兩樣東西他都有了。他這樣做,反而可能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麻煩。所以我認為二月河的表態,實出於對中國皇權文化的真誠信仰。二月河的問題是,他看不見或不想看見,中國的皇權文化和奴才文化,恰恰是習、王反腐難以克服的文化障礙。

二月河不可能不知道,中國歷代皇帝反腐,最後都以不了而了之,而此次中國反腐是不可能不了了之的。這一點連王岐山自己也認識到了,所以才有"以治標換時間,找治本辦法"的說法。而二月河的吹捧,幫不上王岐山的忙。

那麼,什麼是治本的辦法?毛澤東的回答就是不斷革命,所以才有了文化大革命。那麼毛澤東錯在哪裡呢?毛澤東之錯,在於以惡制惡,而以惡制惡的結果是生出更多的邪惡。現在習、王反腐,雖然不敢像毛澤東那樣發動群眾,但本質上還是以惡制惡,也就是利用人的仇恨和恐懼來抑制人的貪婪和邪惡。如果說毛澤東更側重於利用仇恨,那麼習、王則像歷代皇帝那樣,更側重於利用人的恐懼。目前中國的官員,可以說完全生活在恐懼之中。有消息說,有些省級官員聽見中紀委官員走入辦公大樓,嚇得尿褲子。

這樣一種生活方式無論對官員還是對百姓,都是不可能持續的。現在官員苦不堪言不難理解,百姓不是很高興嗎?我以為很難說百姓真的高興。他們對貪官們的劣行,尤其是對他們非法斂取財富的細節知之越多,仇恨和不滿就越強烈,這是人性的自然反應。現在中國的問題是,既不允許民間表達不滿,也不允許他們揚善抑惡。最近再次以海外敵對勢力的名義整肅NGO就是一例。這種兩頭都賭的方針,只會積累問題,而不能解決問題。

如何才能揚善抑惡,這是反腐面臨的真挑戰。有人認為中共已經沒有這樣的選擇空間,我認為問題恰恰在於跳出江山思維,也就是跳出習近平的底線思維。跳出這種思維,路子其實很寬廣。應該相信,畢竟多數人,不僅是多數中國人,而且是多數外國人,都不希望中國大亂。這樣的歷史條件,是百余年來所沒有的。(自由亞洲電台粵語部評論 https://www.rfa.org/cantonese/commenta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