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京評論】解讀習近平勝利的意義

0:00 / 0:00


回顧2013年,最重大的政治事件之一就是習近平以令人驚訝的速度鞏固了權力。如何解讀習近平的這個勝利,是所有關心時政的人士都不可回避的問題。

習近平的勝利之所以令人印象深刻,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為他年初的一些言論讓人感到很不靠譜。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關於蘇聯倒台"竟無一人是男兒"的議論。有好幾個月,中國的一些大門戶網站把習近平容易引起爭議的言論放在顯著位置,招引數以萬計的攻擊性評論,以刺激"流量"。而現在,僅僅過去大半年,此種情況已不可想像。不僅如此,有消息說,連秦曉這樣具有紅二代身份的體制內自由派,都遭到禁言。當然,習近平對自己也加強了話語管束:儘管離毛澤東120週年誕辰越來越近,卻聽不到他讚揚毛的新話語,反而有報道說他要讀孔子的書。

對於各級官員來說,今年的變化更是恍如隔世。不少人因貪腐而鋃鐺入獄,更多人丟了官職。那種如花似錦的好日子,現在只有在夢中才能重現,"官不聊生"的感嘆無處不在,而明年的日子將更不好過,很多人將失去公車福利,加入上班乘公交的行列。

習近平為甚麼能夠在如此短的時間裏扭轉形勢?我以為審判薄熙來的過程和籌備三中全會的過程,都有助於習近平認識到,如果習近平不與毛左劃清界線,就有可能動搖資本對他和中共政權的信心,招來滅頂之災。反之,資本并不在意習近平高度集中權力於一身。

習近平的這個認識,成為三中全會決議的基礎。這個決議之所以讓很多人意外,就是它的調子與原來"紅色江山永不變色"的調子有了太大的變化。

三中全會決定"讓市場發揮決定性作用",是習近平給資本利益吃的一顆定心丸。不管情願不情願,習近平的這個選擇是一個理性選擇,因為他若決定與資本對抗,就是自取滅亡。

那麼,在這個背景下習近平全面鞏固了個人權力,對中國和世界意味著什麼呢?我認為,習近平的勝利意味著中國從非理性的國家資本主義,轉向比較理性的國家資本主義,邁出了重大的一步。江澤民、胡錦濤時代的國家資本主義之所以是非理性的國家資本主義,原因很簡單,因為那個時代的國家資本主義是一種"無主"的,也就是沒有主人的國家資本主義,不管什麼人,只要沾上國家權力,就可以撈一把,這種非理性的國家資本主義顯然已經搞不下去了,這正是毛左們蠢蠢欲動的原因,也是許多有錢人紛紛移民海外的重要原因。

那麼,習近平為甚麼有可能把非理性的國家資本主義轉變為理性的國家資本主義?很多人強調他的品格,但我更接受這樣一種看法,習近平知道,他要是再不擔當起一國之主的責任,他自己很快就完蛋,而整個國家也可能陷入巨大混亂。習近平的勝利不僅來自于他看到了這一點,也來自于很多人,包括很多官僚都看到了這一點,所以,只要他"拉下臉"來,大家都乖乖從命。

這是否意味著習近平已經大功告成了呢?還不能這麼說,因為江胡時代造的孽實在太嚴重了。眼下最大的問題就是經濟有可能穩不住。上週再次發生錢荒,說明2014年中國經濟出現重大危機的可能性依然很大。

由此提出的一個非常深刻的問題就是,如果中國經濟崩盤了,如果習近平的改革結果是一團糟,是否就意味著中國人在經歷了一番"最後的折騰"之後,將迎來一個自由的中國呢?

現在看來事情並不這樣簡單。習近平的勝利,不僅僅是他個人的勝利,也是"好死不如癩活著"的奴才哲學的勝利。只要這種奴才哲學還主宰多數中國人的心靈,即使習近平失敗了,國家資本主義的理性化恐怕依然會在中國獲得成功。

不能理解這個道理的人,最好認真去讀一下諶洪果剛剛發表的辭職公開聲明。從中將不難理解,自由的敵人不是習近平,也不是中共政權,而是那麼多好人都認同的奴才哲學。

習近平的勝利更是理性化的國家資本主義的勝利。可以想像,如果薄熙來沒有下台,也不可能改變國家資本主義的基本路線,只不過習近平的廉潔和理性有利於國家資本主義的理性化過程更平穩一些。

毛澤東對自由的理解(不斷革命,造反有理)是有問題的,但理性化的國家資本主義也不是自由的真正答案。中國版的國家資本主義之終結,需要有更多人像諶洪果那樣在意自己的精神自由和人格尊嚴,也需要更多已經獲得自由的人意識到它對自由的威脅。(自由亞洲電台粵語部評論 https://www.rfa.org/cantonese/commenta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