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雲會客室:人權觀察阿蒙談中國鉛中毒問題(續)

上一集,國際組織《人權觀察》貝責健康及人權事務主任紐瑟夫.阿蒙跟各位聽眾講述,該組織針對中國鉛毒問題的一項最新調查報告,內裏除了提及眾多年稚的兒童受鉛毒影響之餘,國家訂定的中毒指標更是跟不上國際標準等。今集,他會再進一步交待究竟有多少名孩童中鉛毒?當問題浮現後,地方政府又如何處理?中國環保部部長周生賢今年二月十八日曾透露,會跟進重金屬問題,究竟又有沒有效用?頻頻發生的食物安全問題,究竟是製造商的無知或是眼錢開眼?

0:00 / 0:00

問:有幾多人包括小童因鉛中毒而死亡?

答:計算鉛中毒的數據可能不太能夠反映現實,因為孩童中毒數據的紀錄並不妥善。在我們調查中,我們相信數據中有約百分之十至十五是兒童中鉛毒,據此計算有由數百至千計,甚至百萬計的兒童受到長期健康殘障的影響。兒童其實較成年人更容易中毒,原因之一是小童很容易把東西放入口,再者,由於他們仍然年幼,體重又輕,按體重比例計算,他們很容易吸收食物中含有的鉛毒,導致體內有大量的鉛毒。

問:這些個案是否集中在鄉村發生?

答:我們的調查都是在鄉村裏進行,到的家庭都是非常貼近工廠,不過,鉛的釋放不只發現在這些地方,在北京或其他主要的城市,我們也發現血內有大劑量的鉛毒個案,所以,不只在一些偏遠的地方才有,當然,在那些偏遠或工廠區發現的個案就特別多。

問:究竟中國那幾個省份的情況是最惡劣?

答:報告的首數頁有一地圖展示鉛毒暴發的地方,我亦覺得,有些地區其實情況很差只是被人忽視了。以北京為例,當地的孩童也是面對高濃度的鉛毒。我見到含高鉛毒的地方主要有两類,一種是設於工廠旁的住宅區;第二就是食物及油漆等,這方面更可影響致全國各地。

你問到那省份的情況最惡劣,我覺得無一個非常明顯的證據顯示可以顯示到,我們得出的結果都是經過持續性而又廣泛的調查而得,相反,若問那些省份做得比較積極兼好一點呢?好坦白講,我看不到,我見不到有地方政府有快速兼且有效的處理方法。

問:能否舉出一個例子顯示地方政府如何處理鉛中毒的求助個案?

答:我們在調查過程中,經常發現當地人不認識鉛中毒,亦不太知道自己的孩子已受影響。但是,當他們從親人或朋友口中獲知鉛中毒的問題後,他們會立即爭取為孩子進行檢測,這便出現一股動力迫使政府面對人民健康的題議。但同樣政府亦會隨之對他們作出阻撓。第一輪的孩童獲得檢測後,地方政府的施政便會作出一些調整,著他們遠離受感染地區一千米,可是,之後的做法就會不同,遂步收緊,當人民在工廠外抗議,公安就會干預並把他們拘留。所以,當人民對鉛毒問題逾加了解,政府的處理就會逐步逐步收緊。從過去的報告所見,大量鉛毒暴發的地點,當地發生的事情都似是特別多。我更記得,當患病的親人詢問有關醫護人員該如何做時,他們更會覆「做不了什麼」,這樣只會促致人民與政府間的衝突更多發生。

問:當衝突逐步增多時,政府如何處理?

答:當有數以千計的人站出來抗議時,政府便會拿錢解決。當仍有四百人持續抗議時,政府就會拒絶和解。我雖然不認為這是普遍現象,但問題是政府當見到問題發生後,他們都會盡量把事情隱瞞。杭州的個案是一宗較為特別的個案,突然間會有很多人聚集起來要求檢測,這情況在中國其他地方其實正陸續出現。我們暫時仍未見鉛毒含量下降,或群眾為自身健康安全而停止要求政府處理的跡象。

問:地方政府既似無處理,會否向國際尋求關注?

答:我不會放棄要求中國境內進行改善,中國境內政府已承諾改善環境問題。中國關注自身的聲譽如牛奶受污染、食水不能飲、空氣污染等,但是,我相信中國也可以從中有很多機會予以改善,如改善居住問題令人民可以住得更安心。

問:消費者在事件中有沒有責任?

答:有很多重金屬的錬鎔廠或電池廠釋放鉛,消費者很難取替生產線的角色,所以,要做的是政府主導跟進。即使細小的地區,已有逾百間的廠,雖然很難全部進行檢測並確保符合法例上的安全,為僱員進行職業安全。現時有趨勢,細小的廠房彼此進行併構,遂可從中提昇環境保護的設施,這是向好的發展方向。

問:香港其實也有鉛及水銀高污染的情況,中國是否也有這些問題或其它重金屬的污染?

答:報告雖然集中提到鉛,但是,水銀也是另一個重大的污染物。水銀很多時用在其他地方如鎔金等,但是,中國較少這方面污染的數據。國際間已就這問題要求製造商降低使用水銀量,中國其實日後也可跟隨。

《人權觀察》另一關注是人民摘取資訊的權利,環境安全的權利、表達的權利、獲取醫護照顧的權利,這些都是基本的人權,其重要性等同《公民權利及政治權利國際公約》。我覺得很有趣的是,中國經常提及經濟發展的強勁,但是,《經濟、社會及民化權利國際公約》及《公民權利及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其實是唇齒相依,人民要有權講自己的問題,同樣也有權獲得醫護照顧,可是,中國在這方面卻是很有限,中國在這方面確實需要更多改善。

問:中國環保部部長周生賢今年二月十八日曾透露,該部門會有「两個重點、四個戰略」,以針對重金屬問題,但時,當中並未提及你的建議,即讓受中毒污染的人口遷離受污染的地方,你認為他們的建議方案可行嗎?

答:我覺得首當其衝的是減低工廠區釋放鉛有毒物質,不過,這不是最有效的方法,因為這些地方包括泥土及居住的屋子都已受污染了。受污染最多的地區,人民其實需要遷徙到一個少受污染的地區。事實上,一方面醫治兒童但另一方面又讓他們在一個釋放高鉛毒的地方生活,所有的工作都變得無意思。有些地方鉛的釋放不是太高,人民只要住得遠一點仍是可以的。有些個案,小童已移送到隔離村的學校讀書,但是,這些兒童放學後仍返回原有已受污染的村莊居住,及食用當地泥土生產的食物,所以,他們只不過再導受鉛毒污染,所以,政府需要耗費更努力及有系統地降低鉛毒釋放。

問:中國及台灣的食物安全再成問題,你怎看?你覺得這些食品製造商是對食物安全無知或是只向錢看而已?

答:我覺得其中一件事是需要注意的,就是食物的來源地。他們檢測食物之餘,其實也要知道食物生產的泥土是怎麼樣。倘食物來自受污染的工廠區,泥土自然也受污染。其實,他們有權選擇是否選購那裏的食物。我覺得食物製造公司要負責任檢測自己的食物之餘,也要確保食物是否安全。

問:過去有不少個案涉及囚犯在獄中得不到合適及足夠的醫療照顧,你覺得情況是不是這樣?

答:衛生部及公安部數年前已有一個聯手合作,當中指,所有拘留所都需要向扣押者提供最基本的醫護照顧,不過,牢房、戒毒所及勞教中心又各自有不同的運作。據我所知,戒毒中心可以講基乎沒有任何醫護照顧;此外,那裏已出現人滿之患,這只會增加彼此間傳染病菌的機會。

中國官方經常講戒毒者不是囚犯,但事實上,這些人的看待卻儼如囚犯,而且拘留期最高達五年之久。我認為那些地方需要關閉,要有效地照顧這類人士是讓他們重返社區,再於社區裏給予援助,使他們更容易得到相關照料。

根據年報指,全球現時每年有廿三萬人中鉛毒,而鉛毒污染更已成為中國一重大問題。據該會不完全的統計數據顯示,中國有逾四千多人中鉛毒,他們中毒的地方分布在廣東省、雲南省、浙江省、四川省、湖南省等多個沿海以致內陸的省份,其中河南及四川省两城市錄得逾千起的鉛中毒個案地,湖南的冷水江市超過八成的市鎮都受鉛毒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