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報告中指,中國有兩工廠為全球知名的廿間服裝品牌公司生產服務,但是,它們排出的廢水卻對人類和野生動物的內分泌、生殖系統造成沉重的影響,能否具體展述箇中的影響性?你們曾在長江沿岸四個主要城市採集一些食用魚類樣本進行檢測,發現它們的肝部有異?
答:我們今次的檢測找到國際知名的成衣品牌包括Adidas、Nike及李寧等,它們的供應商排放一些有毒有害的物質到河流裏。是次,我們在當中找到一些環境激素類的污染物包括壬基酚及全氟辛烷磺酸(PFOS)。這两種物質跟較早時台灣食品中含有塑化劑一樣,它們都同屬於環境激素,影響亦是差不多如進入人體或生物的體內後,便會模仿自然激素出現的情況,這便會干擾荷爾蒙系統、內分泌系統,會導致男性的精子數量及活躍度下降;未發育或正在發育中的少女就可能會出現性早熟的情況,此外,對免疫系統及肝臟造成破壞。
問:人類若飲下相關受污染的水或水中的魚,會否有即時影響出現?
答:這些污染物是屬於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它們較難對人體即時構成風險,不會吃後身體立即有一些反應出現。這些持久性有機污染物最可怕的地方是其具有累積性,即使吸收了少量的污染物,它也很困難透過你體內的循環系統排放出來,它必然會積聚在你體內之後再慢慢累積。由於這些都是有生物累積性,即是隨著食物鏈的遞增,它的毒性亦會增加,人在食物鏈上處於最高端,所以,毒性到達人類時亦是發揮到最大。所以,你從不同的渠道每天接觸到這些持久性污染物時,慢慢累積在身體內,長達而言便會對身體造成很大的影響。
問:長江流域對全國GDP的貢獻率約為40%,每年約有300億噸廢水(包括生活污水)排入長江,而珠江流域一帶的廢水排放亦不斷攀升,影響廣州及香港兩地4700萬居民。其實,這是否跟中央政府訂下的政策有所關連?
答:綠色和平除了針對一些企業和工廠進行調查及揭發箇中的問題外,我們也有針對中國政府進行一些政策倡議的工作,两部份的工作同步進行。我們已有數年時間向中國政府遞交一些政策倡議的報告或文章,我們首先建議政府加強整個化學品的管理,且要做得全面及有系統。首先是建立化學品優先處理的名單,把一些最常用及毒性最強的化學品先識別出來,及訂立使用及排放的規範,處理了最毒的化學品名單後,便可再處理毒性相對不強的化學品名單,長達而言,使所有有毒的化學品不會排放到我們的生活環境。
中央政府在這方面正進行中,它們剛設立了一個專門處理化學品的部門,但是,這些工作需要時間,我們呼籲中國政府能夠加快工作,積極處理。
問:報告指,中國政府其實在今年1月將壬基酚(NP)列入《嚴格限制進出口的有毒化學品》名錄。但是,諷刺的是,你們發現全球正減少使用全氟辛烷磺酸(PFOS)和壬基酚的使用,中國卻相反增加有關的使用量。換句話說,是否當中欠缺一些監管或制裁的制度?
答:全氟辛烷磺酸(PFOS)是剛列入《嚴格限制進出口的有毒化學品》,但是,它只是要求若PFOS出入口前,要先獲得政府的批准,但是,中國政府並沒有針對這物質的使用及排放,所以,這物質在中國境內可隨便使用,因此,我們在這次污水檢測中找到這種物質,這事實上不關乎中國政府的執行,因為現時還沒有任何法規規管這物質。
問:中國在保護環境,禁止使用有毒有害物質及處理方面,跟不上國際間的標準?
答:這是一定的因為發展中的國家在這方面一般較歐盟或美國落後,因為這些地方已經歷了整個工業發展高峰的過程,再者,它們的國土裏已沒什麼工業了,已把工業轉移到南方等發展中國家,所以,中國目前在化學品管理上一定追不上國際的步伐。
問:中國政府不斷盼望經濟可以起飛,故對投資者或生產商的成本增加時,政府也可能會三思,或延緩推行,可是,平民老百姓或自然生態就會因而造成不可補救的破壞或傷害。綠色和平有否两全其美的方案可予提供?
答:是的,現在經濟與環保的矛盾都相當大,但是,中央政府亦知道及目睹早前採用的粗獷式的發展模式,引致中國的環境在這數十年間嚴重惡化,成本亦開始慢慢目睹,所以,中央政府開始慢慢把政策及資源投放到環保方面來管制或處理污染物,因此,開始有少少轉變。
這些污染物排放後,最終的受害者都是中國的人民,中國政府亦不能完全漠視這些問題,最終要承受的都是中國政府及當中的人民,如多人患癌症,引致醫療成本增加;即使假設投放資源處理污染物,也不代表一定可以處理到。所以,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國家立法規管其實也需要一個慢長的過程才可以做到,所以,我們是次的研究特別是針對紡織公司的三個龍頭企業即Adidas、Nike及李寧是希望中國的法規暫時未追上時,這些龍頭企業應領先做好,負上社會企業責任,它們做得該較現時中國法例更好,更先進。這亦跟中國法例並不矛盾,它們不應該為了賺更多的錢利用中國或發展中的國家在環保法規的漏洞來穫得更多利潤。所以,我們希望透過推動企業的改變來推動中國的環境保護工作。
問:2間工廠幫全球20間知名的服裝品牌公司生產服裝,其實除了已公布的普羅大眾熟悉的Adidas、Nike及李寧外,還有Converse, Puma,H&M,及更高檔次的品牌如Calvin Klein及Lacoste。其實這些公司是對這些有毒有害物質完全不認識,無知,或是明知卻漠視?
答:其實,我們也認為這些品牌不是對這些物質無知,他們只是不做。這些污染的問題,早在歐美發展工業時已出現,它們亦有嚐試處理,問題的處理亦迄至今天仍在進行中,當中仍有很多污染物也處理不來,所以,它們是完全經歷過。但是,為何現在把這歷史在中國或其他發展中國家裏再重現呢?這些事其實是可以避免的。
即使現時仍有少量工業仍在歐、美國家進行,但當地亦禁止了使用或排放有毒有害物質,這代表了很多有毒有害物質在工業生產過程中,已有替代品。它們只是利用發展中國家法例上的漏洞,這明顯反映它們 "not in my backyard" 的心態,因自己的「家」採用高標準,所以,不污染。但是,在沒法規的別處時,就好亂排放。這是非常之缺德,漠視發展中國家人民健康及環境破壞的心態。
問:消費者在當中有否角色擔當?
答:消費者一定可以扮演好重要的角色,所以,我們今次主要針對著名的企業,十分希望透過消費者的力量推動這些品牌的改變。
丘梓蕙表示,該組織稍後會利用三個休息日於香港旺角的行人專用區,向市民講解紡織業對污染造成的禍害,另外,更會收集市民對這廿間大品牌公司的心聲,然後送交予有關公司,希望能夠對公司造到積極推動改善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