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云会客室:香港《绿色和平》项目主任丘梓蕙谈纺织业污染
2011.07.14
问:报告中指,中国有两工厂为全球知名的廿间服装品牌公司生产服务,但是,它们排出的废水却对人类和野生动物的内分泌、生殖系统造成沉重的影响,能否具体展述个中的影响性?你们曾在长江沿岸四个主要城市采集一些食用鱼类样本进行检测,发现它们的肝部有异?
答:我们今次的检测找到国际知名的成衣品牌包括Adidas、Nike及李宁等,它们的供应商排放一些有毒有害的物质到河流里。是次,我们在当中找到一些环境激素类的污染物包括壬基酚及全氟辛烷磺酸(PFOS)。这两种物质跟较早时台湾食品中含有塑化剂一样,它们都同属于环境激素,影响亦是差不多如进入人体或生物的体内后,便会模仿自然激素出现的情况,这便会干扰荷尔蒙系统、内分泌系统,会导致男性的精子数量及活跃度下降;未发育或正在发育中的少女就可能会出现性早熟的情况,此外,对免疫系统及肝脏造成破坏。
问:人类若饮下相关受污染的水或水中的鱼,会否有即时影响出现?
答:这些污染物是属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它们较难对人体即时构成风险,不会吃后身体立即有一些反应出现。这些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最可怕的地方是其具有累积性,即使吸收了少量的污染物,它也很困难透过你体内的循环系统排放出来,它必然会积聚在你体内之后再慢慢累积。由于这些都是有生物累积性,即是随著食物链的递增,它的毒性亦会增加,人在食物链上处于最高端,所以,毒性到达人类时亦是发挥到最大。所以,你从不同的渠道每天接触到这些持久性污染物时,慢慢累积在身体内,长达而言便会对身体造成很大的影响。
问:长江流域对全国GDP的贡献率约为40%,每年约有300亿吨废水(包括生活污水)排入长江,而珠江流域一带的废水排放亦不断攀升,影响广州及香港两地4700万居民。其实,这是否跟中央政府订下的政策有所关连?
答:绿色和平除了针对一些企业和工厂进行调查及揭发个中的问题外,我们也有针对中国政府进行一些政策倡议的工作,两部份的工作同步进行。我们已有数年时间向中国政府递交一些政策倡议的报告或文章,我们首先建议政府加强整个化学品的管理,且要做得全面及有系统。首先是建立化学品优先处理的名单,把一些最常用及毒性最强的化学品先识别出来,及订立使用及排放的规范,处理了最毒的化学品名单后,便可再处理毒性相对不强的化学品名单,长达而言,使所有有毒的化学品不会排放到我们的生活环境。
中央政府在这方面正进行中,它们刚设立了一个专门处理化学品的部门,但是,这些工作需要时间,我们呼吁中国政府能够加快工作,积极处理。
问:报告指,中国政府其实在今年1月将壬基酚(NP)列入《严格限制进出口的有毒化学品》名录。但是,讽刺的是,你们发现全球正减少使用全氟辛烷磺酸(PFOS)和壬基酚的使用,中国却相反增加有关的使用量。换句话说,是否当中欠缺一些监管或制裁的制度?
答:全氟辛烷磺酸(PFOS)是刚列入《严格限制进出口的有毒化学品》,但是,它只是要求若PFOS出入口前,要先获得政府的批准,但是,中国政府并没有针对这物质的使用及排放,所以,这物质在中国境内可随便使用,因此,我们在这次污水检测中找到这种物质,这事实上不关乎中国政府的执行,因为现时还没有任何法规规管这物质。
问:中国在保护环境,禁止使用有毒有害物质及处理方面,跟不上国际间的标准?
答:这是一定的因为发展中的国家在这方面一般较欧盟或美国落后,因为这些地方已经历了整个工业发展高峰的过程,再者,它们的国土里已没什么工业了,已把工业转移到南方等发展中国家,所以,中国目前在化学品管理上一定追不上国际的步伐。
问:中国政府不断盼望经济可以起飞,故对投资者或生产商的成本增加时,政府也可能会三思,或延缓推行,可是,平民老百姓或自然生态就会因而造成不可补救的破坏或伤害。绿色和平有否两全其美的方案可予提供?
答:是的,现在经济与环保的矛盾都相当大,但是,中央政府亦知道及目睹早前采用的粗犷式的发展模式,引致中国的环境在这数十年间严重恶化,成本亦开始慢慢目睹,所以,中央政府开始慢慢把政策及资源投放到环保方面来管制或处理污染物,因此,开始有少少转变。
这些污染物排放后,最终的受害者都是中国的人民,中国政府亦不能完全漠视这些问题,最终要承受的都是中国政府及当中的人民,如多人患癌症,引致医疗成本增加;即使假设投放资源处理污染物,也不代表一定可以处理到。所以,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国家立法规管其实也需要一个慢长的过程才可以做到,所以,我们是次的研究特别是针对纺织公司的三个龙头企业即Adidas、Nike及李宁是希望中国的法规暂时未追上时,这些龙头企业应领先做好,负上社会企业责任,它们做得该较现时中国法例更好,更先进。这亦跟中国法例并不矛盾,它们不应该为了赚更多的钱利用中国或发展中的国家在环保法规的漏洞来获得更多利润。所以,我们希望透过推动企业的改变来推动中国的环境保护工作。
问:2间工厂帮全球20间知名的服装品牌公司生产服装,其实除了已公布的普罗大众熟悉的Adidas、Nike及李宁外,还有Converse, Puma,H&M,及更高档次的品牌如Calvin Klein及Lacoste。其实这些公司是对这些有毒有害物质完全不认识,无知,或是明知却漠视?
答:其实,我们也认为这些品牌不是对这些物质无知,他们只是不做。这些污染的问题,早在欧美发展工业时已出现,它们亦有尝试处理,问题的处理亦迄至今天仍在进行中,当中仍有很多污染物也处理不来,所以,它们是完全经历过。但是,为何现在把这历史在中国或其他发展中国家里再重现呢?这些事其实是可以避免的。
即使现时仍有少量工业仍在欧、美国家进行,但当地亦禁止了使用或排放有毒有害物质,这代表了很多有毒有害物质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已有替代品。它们只是利用发展中国家法例上的漏洞,这明显反映它们 "not in my backyard" 的心态,因自己的「家」采用高标准,所以,不污染。但是,在没法规的别处时,就好乱排放。这是非常之缺德,漠视发展中国家人民健康及环境破坏的心态。
问:消费者在当中有否角色担当?
答:消费者一定可以扮演好重要的角色,所以,我们今次主要针对著名的企业,十分希望透过消费者的力量推动这些品牌的改变。
丘梓蕙表示,该组织稍后会利用三个休息日于香港旺角的行人专用区,向市民讲解纺织业对污染造成的祸害,另外,更会收集市民对这廿间大品牌公司的心声,然后送交予有关公司,希望能够对公司造到积极推动改善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