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拆局】「掩耳盗铃」——中国隐藏数据能愚昧市场吗?香港特区将亦步亦趋?
在中国经济遇到困难之际,当局选择解决问题的方式居然是隐藏数据。这种愚昧的处事方式,既骗不到人、也骗不了自己。资金已用脚投票,A股「沪深股通」连续10天录得净沽出,创开通以来最长净流出纪录,而恒指由一月高位回套逾两成步入熊市,在规模更大的债券市场,外资7月减持规模创2月以来最大幅度。
上周内地公布「三头马车」数据,全数差于预期,而分析界更引颈以待的数据:城市青年(16至24岁)的失业率,因为近月一直在显著上升, 6月份该比率达到21.3%的新高。面对七月全国大学毕业生达到破纪录的一千一百万人,分析师预计 7 月数字将再次上涨。为了避免面对令人尴尬的数字,国家统计局的解决方法是停止发布这些数字,对外提供的表面理由是要优化统计方式。
你看这不是充满中国特色吗?按统治者思维,数据不见了,问题不就自然解决了吗?这个方法恐怕在其他地方,甚至更落后的第三世界都找不到。
无可否认,衡量青年失业率是很困难的,因为年轻人要兼顾学习、工作和找工作。要算作失业者,一个人必须正在寻找工作。 如何界定年轻人在专注学业与寻找工作之间,是有一个灰色地带。但定义不完善就要停止发布吗?国际统计机构惯常的做法是按新旧准则同时公布数据,但中国的选择是一刀切暂停发布。
而且青年失业率数据并不是中国当局今年暂停的首个经济数据。衡量收入不平等程度的基尼系数的发布一直断断续续,2022年仍然没有数据。国家统计局33年前开始发布的消费者信心月度数据,它每月都会发布,直到今年4月份信心大幅下滑之后,数据又消失了。
据《彭博》指,政府近来除了煞停公布青年失业率,亦不再公布多个近来表现不佳的数据,当中至少限制披露7项数据,包括土地销售、外汇储备、债券交易、疫情死亡人数、官员简历等,试图掩盖敏感信息,尤其对中国经济不利的证据。
对投资者和经济学家来说,突然暂停发布相关数据的做法体现出一种令人担忧的模式,即中国经济的关键领域愈发不透明。他们警告说,中国政府阻碍资讯流动的举动可能会进一步打击本就脆弱的信心,削弱中国作为投资目的地的吸引力。
皇帝的新衣
官方不单要隐藏自己的数据,还要向民间下手,不要听到任何负面评论,英国《金融时报》报道,内地监管机构正向经济学家、分析师及研究人员施压,要求他们避免讨论中国通缩及资金外流等负面评论。同一时间,因为内地股市持续向下,据彭博报道有关部门指示部分投资基金,「只能买不能沽」,要尽量避免净卖出股票。
国家统计局几乎每几年都会发布通知,要求地方部门不得弄虚作假,要如实上报统计数据,但现在由中央出手,不单将重要数据「消失」,甚至向民间下手要求减少负面评论,整个愚昧人民的做法,不正是童话故事中的「皇帝的新衣」吗?
当然,一个最重要、却被完全暪骗的、真正需要全面而科学交代的是因新冠疫情的总死亡人数报告。社会重开已大半年,本来政府答应提供实时死亡人数,但已超过半年没有更新,官方数据仍停留在8万多。
早前浙江公布了第一季的火葬人数为约17万,同比大升了73%,但不到三天,已被删除。不少人估计内地死亡实质人数多达400万到1000万人。由于没有官方数据,即使一些建制派的财经分析师都叫苦,称没有数据何来真相?教他们如何讲好中国故事?
愚昧市场不可取,资本择路外逃
选择愚昧人民可能在极权社会会收到一时之效,特别是政权牢牢把握「枪杆子」,但选择愚昧市场,结果只有一个:外资用脚投票,再次加快撤离。
其中最显著的是外商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FDI)金额由2023年首季的205亿美元骤降至上季的49亿美元,创下自1998年有记录以来新低;资本市场亦大幅外流,在A股市场,「沪深股通」上周五净流出多达85亿元人民币,连续10天录得净沽,创开通以来最长净流出纪录。期间累计净流出547亿元,代表中央政策局会议后所吸收的资金已经悉数回吐。而在规模更大的债券市场,境外机构在7月减持中国债约420亿人民币,创2月以来最大减持幅度。
香港亦步亦趋——开始紧跟内地
近年随著大湾区迅速一体化,香港经济趋向紧跟内地变化,难以独善其身,就连政府的应对经济危机想法,也开始跟从内地,最近统计处公布人口统计数据,就令外间对官员统计方法引起了质疑。
跟据最新公布,2023年年中香港人口临时数字为约749万人,出乎意外较去年中增加15.2万人,人口数字回升至2020年中的水平,几乎迫近新高水平。
我认为当中有三大疑问,统计处有需要公开交待:
1. 政府统计处2月曾公布,去年底香港人口临时数字为733.32万,事隔半年处方公布修订数据,大幅向上修订至747.26万,较临时数字增加约13.9万,其中公布的净移出6万人,到半年后修订为净移入7.9万人,两个数字一来一回,差额正好就是13.9万人,这个数字已经占人口总数约百分之二,这个修订幅度是前所未见,难免令人质疑对数据的修订是否有加入人为因素?
2. 今年上半年净移入有破纪录的14.3万人,翻查数据,由1997年回归以来,统计处的纪录从未有过那么高的人口净移入,过去那么多年从来没有发生,难道现实状况真的与普通人的认知有那么大反差?
3. 翻查出入境处的入境纪录,过去半年连同所有口岸净移出的人数多达25万人,与统计处公布的净移入14.3万人有巨额差距,如果流入的人口不是透过现有口岸,他们是从哪里来?为何统计处与入境处会出现「不对数」情况?
由政务司司长陈国基的回应,更看到特区政府是「煞有介事」认为人口增长是重要政绩。曾经出任入境处处长的陈国基,指今次人口回升反映香港已走出2019年的阴霾,踏入「由治及兴」的新阶段,来自世界各地的人纷纷「用脚」投票,对香港投下信心的一票,更称为「吉祥之兆」。
由官员的「兴奋」反应,可见这个人口增长是重要的「由治及兴」指标,即使高层官员真的没有粗暴插手介入统计处运作,执行的官员会否「心领神会」在调查的方法上「宽松」处理?面对众多质疑,特区政府实在有需要公开解释疑虑,否则一样会出现内地隐瞒数据引发的不良后果,损害国际金融中心的声誉。
- 颜宝刚
(以上评论纯属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台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