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拆局】「抢人才」本末倒置,「留人才」刻不容缓
在内地通关无望、「0+0」要求又被指过分进取,今届的施政报告唯一寄望,就只有放在特区政府如何「抢人才」,措施据报包括放宽买楼辣税及签证限制等「老掉牙」手法,但在外国专才过去两年因政治理由及复常无望下,锐减六成半,政府的「抢人才」成效实在令人不予厚望。
先回顾一下特区政府过去几年「抢人才」的成绩,目前特区政府要「抢人才」,主要透过三大计划:
针对内地专才的「输入内地人才计划」;
号称以全球为目标的「优秀人才入境计划」;
填补香港部分行业人手不足,亦是向全球招募的「一般就业政策计划」,该计划并不包括内地居民。
值得注意是,首两个项目实际上均是针对内地专才:「输入内地人才计划」固然全部是内地居民,即使是「优秀人才入境计划」,过去几年内地居民比重均超过九成,今年上半年更增加至95%。
|
输入内地人才计划 |
优秀人才入境 |
一般就业政策 |
|
获批数目(人) |
获批数目(人) |
获批数目(人) |
2017 |
12,381 |
411 |
39,952 |
2018 |
13,768 |
555 |
41,592 |
2019 |
14,053 |
874 |
41,289 |
2020 |
6,995 |
1,709 |
14,617 |
2021 |
9,065 |
2,004 |
13,821 |
2022 1-6月 |
5,657 |
1,147 |
5,701 |
总计: |
61,919 |
6,700 |
156,972 |
总数: |
225,591 |
|
|
来源:入境处/立法会 |
|
|
|
由图表可见,在2019年反修例运动之后,「输入内地人才计划」的数目出现显著下跌,由当年高峰的一万四千人「腰斩」一半,至2020年大跌至不足七千人。即使在2020年中通过国安法「由乱及治」,但吸引的内地专才数目未见显著反弹,今年上半年只有5600多人,只是2019年的四成左右。
至于「优秀人才入境计划」是一项设有配额的移民吸纳计划,以计分制度进行审批,旨在吸引高技术人才或优才来港定居,从批准数目来看,虽然数字是稳步增长,但去年获批只有2000人,加上九成多均是来自内地,其馀就有澳洲、加拿大及美国,但占比各仅1%左右,因此可以断言「优秀人才入境计划」只是比多一个渠道内地居民申请来港工作。
真正出现「断崖式」下跌是向全球招手的「一般就业政策计划」,按当局要求,这个计划是针对具备香港特区所需而又缺乏的特别技能、知识或经验的申请人,并不设名额限制,申请人只要获得聘用就符合资格。
从图表可见,这个「一般就业政策计划」是特区政府过去「抢人才」的主力,2017-19年人数每年都有近四万人,占整体输入人数多达七成半,其中以英日美及印度人才最多,分别占比在一成至7%之间。不过在2020年,数目就出现急跌,按年大跌近七成,今年上半年整体占比更进一步下跌至四成半,换言之,目前香港输入人才的比重,是国际人才对中国人才已变成一半半。
当然香港还有一个科技人才入境计划,但去年以来只有不足一百个名额,不提也罢。
列举一大埋数据其实是想引伸一个显而易见的结论:2020年《国安法》生效后,加上防疫限制,外国引入的人才数目急跌,相比之下,内地引入人才比例就逐步增加,目前已经占比一半水平。
行政长官李家超即将发表首份《施政报告》,据他之前透露,「抢人才」是整分施政报告的重中之重╴《彭博》引述知情人士称,政府正考虑放宽针对非永久居民买楼时需额外支付15%印花税的规定,当这类买家在港停留一定年期后,有机会获退还部分或全数税款。
按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早前派发消费券时估算,现时有逾30万名在港外地人有意定居,若能吸引一部分人置业,或许对楼市有少许帮助。不过正如之前文章「托市第一击」指出,本港楼市已经确定步入下行周期,目前较高峰已跌逾一成,专才来港定居置业与否,会考虑市场环境、资产配置、以及文化、教育等因素,买楼属大额投资,目前息口趋升,不及租楼具弹性,相信这样的措施是噱头多于实际,未必再吸引到海外人才。
政府吸引人才的另一手段,是在现有的四个入境计划中,引入一种新签证形式,包括考虑宽免13类专业来港程序,包括资产管理、金融科技、环保等,公司招聘毋须再证明曾尝试招聘同类人才等繁复程序。
但由过去三年外国人才入境数目大减,政府抢人才目标显而易见就是内地专才,但这个与国家要求香港重建对外联系是有根本矛盾,甚至变成与内地地方政府对立,在特区政府高举大湾区建设的策略上不可能融合。连「人力资源管理学会」在8月至9月就「大离职潮」进行调查,发现有37%管理层是以移民理由辞职,批评香港的人才缺口正在扩大。
更重要是,外国专才是否仍然有兴趣来香港工作?「经济学人智库(EIU)」最新发表的白皮书形容香港的光辉正变得暗淡,风险评分明显较2018年时提高,显示商业营运风险高于当年。报告提到,香港对跨国公司的吸引力下降,于2019至2021年间的政治动荡,以及疫情期间的旅游限制等不确定性,令企业较难招聘海外雇员来港,海外人才亦不愿到港工作,再加上本地人移居海外增加,均削弱香港劳动力的技能水平。
其实政府一味说要「抢人才」,是将问题本末倒置,更根本的问题应是「留人才」:由过去半年净移出人口破纪录逾十一万、几年间总劳动人口减少二十多万,具经验的中层已经到了可怕的断层程度,你问任何一家大企业高层都是有苦自己知,采取措施「留人才」才应是刻不容缓。
可惜政府对这个显而易见的问题,因政治理由选择「视而不见」,甚至到了荒谬的自欺欺人程度:不承认香港有移民潮,对挽留本地人才采取可笑的驼鸟政策,反而不断以高压手段向公务员、教师、社工甚至传媒进行压迫,令大量人才流失至海外,现在却宁愿花资源浪费公帑去抢外国人才,但这些往往「水土不服」的外国或内地专才,过去调查均显示留港发展的比例极低,恐怕新政府最终花巨大气力做一场「大龙凤」,但倒头来只会「得个桔」。
-颜宝刚
(以上评论纯属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台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