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拆局】「KPI Man!」績效指標是應對香港所需,還是向北京「交數」?
2024.10.21
《彭博》在施政報告發表後,發表了評論文章《KPI Man》,我覺這個標題實在太精彩,真的要借來一用。文章其實只問了一個問題:按特首李家超說,他非常重視的「關鍵績效指標」(KPI),聲稱去年訂立150個指標,只有六項政策不達標,即是有96%都達到「以結果為目標」,那麼經濟好轉了嗎?
就在《施政報告》發表當日,香港民意研究所透過電話和網上進行隨機調查,對《施政報告》的滿意率跌至27%創2021年以來新低,較去年和前年的34%,下跌7個百分點,而不滿意率高達40%創新高,這實在難怪普羅市民對《施政報告》漠不關心,原因根本是整分報告就不是寫給香港人的!
翻看整份《施政報告》出爐,洋洋四萬多字,特色之一是多番提及「改革」。李家超自己數過,報告中總共提及「改革」約四十次。這是李家超五年任期之內第三份《施政報告》,既然李家超重視「關鍵績效指標」(KPI),今年的《施政報告》再一共訂立了 138 個指標,包括72個新指標和66個在去年訂下、有效性超越一年繼續生效的指標。
正如我之前撰文指出,毫無疑問《施政報告》的隱藏任務絕對是一套「樓市組合拳」,關鍵是催谷投資者入市。當中除了之前已放風的投資移民政策進一步放寬,加上金管局罕見加入大合奏全面放寬七成按揭到投資物業,目標都是催谷樓市的投資需求。
一系列措施還包括為外籍人士發放更長期限的中國簽證以及削減烈酒關稅等,儘管許多舉措無疑會讓一些人比其他人受益更多,但總體而言,分析師和投資者都認同措施是Not Meaningful。
李家超已經提出明年的KPI關鍵績效指標有138項,那麼,政府要做甚麼才能讓亞洲頂級金融中心及最自由經濟體——香港最近剛從新加坡手中奪回這兩項榮譽——重新激發一些刺激呢?
現實情況是,無論李家超在他的待辦事項清單上列出多少關鍵績效指標,香港的命運將主要與持續低迷的中國經濟息息相關,因此《彭博》的評論是,不要指望這座城市的經濟問題——包括樓市低迷、空蕩蕩的街鋪和陷入困境的企業——很快就會結束。
貫徹整分《施政報告》,中心思想絕非應對當前香港經濟面臨的困境,反而多項中短期措施,像拓展低空經濟、建立國際黃金交易中心,以至在財赤年年下仍大筆注資設立100億元「創科產業引導基金」,聚焦的均是對國家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任務,發展所謂「新質生產力」,目標是呼應港澳辧主任夏寶龍提出的「改革」與「發展」這兩個主題。
建大宗商品生態圈 為內地取得商品定價權
政府從頂層建設入手,成立多個跨政策統籌機制,推進「三大中心」即是習近平所提的金融中心、航運中心和貿易中心。其中在金融中心方面,香港希望在大宗商品、尤其是黃金交易上有更多突破。香港一向擁有成熟的貴金屬市場,並且有著數十年來的金銀交易歷史。其中,香港交易所旗下的倫敦金屬交易所(LME)早已表明,希望能在香港設立大宗商品的黃金倉庫,以服務內地市場。這樣的策略不僅是為了鞏固香港在國際金融市場的地位,更希望能以香港為踏腳石,進一步打入內地市場。
有研究報告提到,全球央行包括中國正增持黃金,去年內地由香港進口黃金按年增38%。今年首八個月,內地向香港出口黃金按年增長超過一倍。建立黃金交易市場及設立黃金倉儲設施,將帶動投資交易、衍生品、保險、倉儲、交易、物流服務等相關發展。
中國是全球大宗商品最主要的貿易和消費國,但長期以來在全球市場上缺少定價權和話語權。其中重要的原因是國內商品市場的發展,一直只聚焦於商品期貨等帶有投機屬性的商品衍生品,而真正服務實體產業的商品現貨市場發展嚴重滯後,包括主要商品交易所均未能進駐內地建立大型商品倉庫,導致主要商品定價權仍然基本集中在倫敦、紐約和芝加哥等西方傳統交易中心。
香港透過發展黃金交易市場及建立大宗商品貿易,希望把黃金及商品的定價權從美元主導,變成人民幣主導。若香港成為黃金主要市場,以人民幣計價,即要買黃金須先換人民幣,將是一個重要的「國家任務」。
財赤下仍動用百億引創科基金 支援國家「新質生產力」
《施政報告》提出以100億元設立「創科產業引導基金」母基金,以公帑引導市場資金投資指定策略新興及未來產業,相關政策目的是吸引更多社會資本與政府一同投資「具戰略意義的策略發展產業」,期望透過母基金未來5至10年內「匯聚過千億元資金」,投入香港創科產業。
政府消息人士解釋,設立引導基金是參考了內地、新加坡、美國及瑞士等地做法,而據政府掌握,截至去年內地共有2086個政府引導基金。創科局局長孫東稱,過去8至9年內地在相關工作有不錯表現,「撬動」數十倍市場資金,顯然瞄準的目標公司正是要支援內地發展「新質生產力」。
值得注意是,除了創科產業基金,去年仿效新加坡淡馬錫成立的香港投資公司,獲政府由財政儲備撥款逾六百億,目前簽訂投資合約的七個項目,清一色是內地創科行業﹐大多數都是內地AI公司,多間更疑與被美國制裁和調查的大陸軍工企業有關聯,加上完全欠缺透明度,公眾及傳媒均難以監察,實在令人懷疑投資準則是否僅配合內地政策需要。
香港經濟要轉型是不爭事實,但新增長引擎欠奉,政府亦看不到有任何帶頭角色。新一分《施政報告》儘管提出過百項新的KPI,但除了重推《百分百擔保貸款》外,看不到有任何具體措施協助中小企轉型,但李家超除了承認零售整體市道「不是很好」外,反而將問題歸咎業界「不要再陶醉以往方法」,稱業界需自我求進及改革。
這分《施政報告》顯然並非為應對香港眼下的經濟困境,反而花費大量公帑設立大量工作小組搞甚麼「低空經濟」、「大宗商品生態圈」、「創科產業引導基金」,就像過去一些「大白象」工程如啟德郵輪碼頭、機場航天城、西九文化區、河套創科園等,都長期處於使用量不足或經營虧損,成本高而效益低,最終只是是向北京「交數」,滿足習近平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願望,而主事官員在兩年多任期屆滿後就「拍拍屁股走人」,爛攤子卻要全港市民一同承受。
- 顏寶剛(前《有線財經台》台長)
(以上評論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本台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