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朗評論﹕ 為什麼揪住溫家寶不放
2012.12.13
說到陰謀論,就和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所謂“抹黑中國,別有用心”差不多了,只不過挺溫派所說的陰謀,是指薄熙來余黨和出於另一種目的反對溫家寶的黨內保守派勢力。不可否認,中共內部不同派系都一直通過海外媒體曲折地傳達各自的聲音,《紐約時報》駐中國記者關於溫家寶家族的深度報道,是否得到了某一勢力秘密遞交的資料,這很難說,但關鍵在於該報道是不是事實。
就在《紐約時報》第一篇揭露文章出來後,香港老左派吳康民高調反駁,聲稱去年他面見溫總理,臨別時溫家寶交給他一袋密封的材料,但沒有說什麼和要求吳康民做什麼,他只是後來打開才知道裡面都是一些剪報,說明關於溫家族怎樣斂財的訛傳是怎麼來的,吳康民用這些剪報來力證溫家寶的清白。然而他話音未落,《紐約時報》在11月24日和27日再發兩篇文章,繼續深入追蹤溫家族的財產故事。事實俱在,證據和細節翔實,這使得吳康民和其他挺溫派的說法一下子變得蒼白無力。
與其質疑《紐約時報》為什麼不去揭露李鵬家族、江澤民家族,還不如好好讀一讀人家這三篇深度報道。這再清晰不過地顯示專制體制的醜陋,溫家寶家族也許不是中國的首富,但這完全是一個制度性腐敗的範本。
且看溫家寶的妻子張培莉,兒子溫雲松,以及溫家族的其他成員,是怎樣倚仗背後的權力和政府重大經濟決策的內部信息,毫無風險地攫取極高的利益回報。
平安保險公司是《紐約時報》揪住不放的要害,文章顯示記者拿到了關鍵和確切的證據。平安公司是集財產保險、人壽保險和金融於一身的巨無霸集團,它在溫家寶當總理時更上一層樓,取得銀行牌照。而在平安公司2004年在香港上市前,溫家寶的妻子張培莉及其他家族成員和一些長期生意合伙人,開始通過溫家寶的天津老鄉段偉紅的泰鴻公司大量吃進平安股票,等到公司上市,股票價值暴贈,這簡直是搖錢樹和聚寶盆,連溫家寶九十一歲的老母親都擁有市值一億二千萬美元的股票,《紐約時報》板上釘釘地出示股票持有證書和身份證的影印件。
盡管現在那位天津老鄉出來聲明平安股票及其收益都是她自己擁有的,只不過“錯誤借用”了溫總理親屬的身份證。但根本無法令人置信,為什麼她不向張三李四黃二麻子借用,偏偏借用溫老太太的身份證?退一萬步說,真是借用的話,溫總理本人能免責嗎?
更深層的問題在於,像溫家寶家族這樣快速簡易的斂財方式,在權力金字塔頂端的豪門貴族的金枝玉葉全在使用。權力不費吹灰之力就轉化為利益和金錢,嚴格地說這不是中國特色,幾乎所有專制國家都是存在著這種游戲,真正有中國特色的是,這個制度把這種游戲完全合法化,簡直不需要太多的掩飾。紅色貴族誰都不會在意,中共其實在2001年立過法規,政府官員不得通過親屬買賣國有上市公司的股票,這個規定頒布十一年了,但形同虛設。
現在又說回來,為什麼揪住溫家寶不放?從國內的反應就可以看出來,溫的一貫形像和真實的巨大落差,在普通民眾中造成更大震撼,而一直支持溫家寶的改革派及自由派知識分子,也感到迷離和失語。其中奧妙不難明白,連溫家寶都是這個樣子,其他還需要深究嗎?
前不久溫家寶出訪泰國時,在對華商華人講話時表白:“為了自己的清白,即使死也要死的誠實和正直。”極其諷刺的是,這種話薄熙來也在說,而且即使在獄中也一口咬定自己的清白。溫家寶確實有證明自己清白的最後機會,他在交權之前的剩下日子裡,向中國人民和全世界公示財產,履行他說的“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的諾言。這樣的話,即使他家族成員斂財無數,溫家寶總算可以身敗而名不裂,中國改革史上會記住他這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