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落幕,中共第四第五代之間的權力交接,被隆重蓋上大紅的橡皮圖章,習李體制正式確立。不管政府發言人以及新總理李克強在兩會上說的有多麼自信和動聽,但習李這一朝面臨著比上一屆更多更大和更棘手的政治經濟難題,這是有目共睹的,而且很多迫在眉睫的問題,正是胡溫這一朝直接遺留下來的。
如今已和胡溫十年正式告別,回頭去盤點一下,胡錦濤真是什麼都沒做成過。中國入世、申奧、京奧、世博都是江澤民、朱镕基傳下來的資產。而胡錦濤執政之初提出的科學發展觀,以及"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權為民所用"的所謂三民主義,本來有點給江澤民時代的積弊小心翼翼地加以糾偏的意思;接下來胡錦濤提出"和諧社會"更動聽而更空泛,至於"八榮八恥",則只符合胡錦濤當年做清華政治輔導員和共青團政工干部的水平,無論"和諧社會"還是"八榮八恥",都已經成為過去式,在習李這一朝中不會再有人提起。至於胡錦濤這十年中唯一想揚名立萬,做出一件留名青史的事,就是所謂"土地自由流轉"的"第二次土改",這主意本來很不錯,但最後徹底流於空談,甚至成了笑話,只不過官場裡大家假裝忘記了有這回事罷了。
胡錦濤資質平庸之極,心胸卻非常狹隘,更受不起一點驚嚇。京奧時他發出"平安奧運"的指示,算政治賬不算經濟賬,豪擲六百億賠本賺吆喝。建政六十周年大典時,北京堅壁清野,臨街窗戶必須關閉,連鴿子都下了限飛令……這也是典型的胡錦濤風格。其實最早估摸出第四代核心的金科玉律的是他的同僚和下屬,朝中公卿和封疆大吏都明白,胡錦濤的終極關懷和核心價值就是"平安"二字,實質就是維穩至上,他要做"太平天子",要無驚無險、無風無浪地做滿這屆,完成權力移交。 比起胡錦濤,卸任總理溫家寶要復雜得多。
在前朝九常委當中,溫家寶無疑最有公關能力,網民早就稱他為"影帝"。此個綽號雖然刻薄,卻未必是對他的品德醜化。今日告別影帝溫家寶之際,還是要承認他反復掛在嘴巴上的某些美麗空話,畢竟要比同朝官僚醜惡和猙獰的假話要好得多,就連極左毛派的"烏有之鄉"那群人,也發現和總結出,溫家寶從來沒唱過一句紅歌,沒有引用過一句毛澤東的語錄,沒有瞻仰憑吊過開國領袖的故居和陵墓。這豈非比不上毛派鐵杆擁戴的薄熙來,竟連習近平也不如,習近平上位後多次話還不時引用毛澤東詩詞或語錄。
如果說溫家寶在影帝空話之外還有一丁點實質姿態,屈指數來,就這麼寥寥幾件,比如他寧可去玉樹震區親民也不去為上海世博捧場;五四青年節他到北大只講科學與民主,而胡錦濤口中的五四傳統是"愛國";溫家寶在北大食堂戳穿校方造假,因為中央領導出巡,周圍無不是刻意安排的假群眾,溫家寶揭破:"我一來,就把學生關在樓裡不讓出來",這個潛規則除了溫家寶,其他高官都假裝不知道;還有就是在維穩的天羅地網之下,溫家寶顛覆官場規矩,接過一位告御狀的訪民遞交的申訴書。等等。
不可否認,以上細節還是具有太明顯的表演痕跡,那麼溫家寶到底留下了什麼"正能量"?他在不同場合談普世價值,談人民幸福和尊嚴,談社會公平和正義,談自由平等博愛是人類的共同追求。溫家寶這些言談,一再受到黨報軍報的猛烈批判,中國社會科學院的院長兼黨組書記陳奎元在《人民日報》怒斥溫的普世價值說,而溫家寶所謂"讓人民活得更幸福更有尊嚴"的論調,也遭到軍方猛轟,《解放軍報》發表記者的兩會述評《軍隊委員熱議"尊嚴論",國家強大才是硬道理》,那些軍隊將領代表質問:"頭上挨炸彈,還談何尊嚴?""尊嚴是靠實力說話的!"
非常遺憾,溫家寶的普世價值說、尊嚴說、公平正義說,沒有一字一句能被黨意志所接受,但溫家寶反復重提這些關鍵詞,畢竟立下了一件功德,就是讓這些詞彙不至於淪為敏感詞,還能勉強存活在現代漢語詞典中。這是溫家寶留下來具有"正能量"的遺產。(自由亞洲電台粵語部評論 https://www.rfa.org/cantonese/commentaries)
0:00 /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