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朗评论】只缘妖雾又重来


2014.03.20

 

两会前夕,笼罩北京的重度雾霾,被二月最后两天的冷空气驱散,北京人终于短暂地见到了久违的蓝天,但中国的雾霾公害就此缓解了吗?果然,两会未落幕,妖雾又重来。日前,日本松下公司宣布,对在华工作的日籍员工发健康津贴,这一先例,估计将会扩大到外国驻华使团。“恐霾症”让习近平的“中国梦”的成色黯淡而且蒙羞。

前一阵,河北省政府要求各地区管不好废气排放,就“提头来见”。这句来自旧小说和旧戏曲的话,最近在官场很时兴。这句话最早咸鱼翻身,是在中央宣传工作会议上习近平说的,当时他用很重的语气,要求从严监管网络。当时他说:“管得住就是硬道理”,“管不好提头来见”。后来传达下去,这句话的使用频率就高起来了。

霾灾已经不是华北之害,从春节开始,大半个中国被灰霾笼罩。虽然河北省被认为是重灾区,石家庄的环保局长已被撤职。但霾灾不是一时一地和一方诸侯的问题,而是中国发展路向的问题。

早在九十年代初,就有中外专家进言:不能、也不必重蹈西方工业国,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但那时,中国的工业雾霾和水土污染之害,还未明显暴露出来。不幸集权体系的价值取向是“大国崛起”,走的是低人权、低环保、高耗能、拼资源的道路,从中央到地方都抱定GDP崇拜,千条万条,强国才是硬道理。所以“世界工厂”这顶高帽戴在头上其乐融融。钢铁、水泥、建材、化肥、平板玻璃、铝、铅锌、焦炭、石墨、碳素、石化……凡是高耗能高污染的产品,中国都是产量世界第一。比如钢铁,中国产能比世界总和还大几倍,仅河北省唐山地区的粗钢产量,就足以占据世界第一!

胡温上台后提出“科学发展观”,未始没有给江泽民时代纠偏的初衷,但平庸懦弱的胡锦涛和口惠而实不至的温家宝,非但没有遏止环境恶化,反而变本加厉。习近平上台之日,北京雾霾锁城,成了登基贺礼。用习近平的话来说,中国“一不输出革命,二不输出贫穷,三不去折腾你们”,但输出全球最多的废气。

这里面,除了经济路向的硬指标,更有其重无比的政治考量,因为再高决策层的理由,是中国经济增长放缓,社会就不稳定。为了中共一家政权的稳定,全世界都要为此“埋单”!

所谓高增长的中国模式,实际上是威权政府督导的半吊子市场经济,是低人权、低薪酬、低保障的“国家剥削”发展模式,按说美国的废气排放量只比高居世界第一的中国略低,但高消耗低环保的中国GDP单位排放是美国的三倍。而中国这座“世界工厂”,占去全球生产力百分之七,美国却占百分之二十六!

2009年的哥本哈根世界气候会议,是各国正视全球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的一次高峰会议,其中欧盟扮演最为积极的角色。而美国在共和党执政时期,曾拒签《京都会议协定书》,但在民主党执政时期,就气候问题而言,奥巴马的态度要比小布什来得积极。不幸的是,中国政府在哥本哈根会议上,充当胡搅蛮缠的搅局者。温家宝率领的中国代表团,在会上一再翻西方工业国的历史旧账,意思就是你们过去把世界污染够了,我们的废气排放还未够本呢!结果使得峰会无疾而终。

本国利益是得失取舍的首要考量,这本来没错,却要看其价值取向与人类文明大方向是否一致。全球气候变化事涉人类生存危机,北京的蛮横立场得罪的并非西方列强,而是整个世界。如果仅仅从“本国利益”的一己之私,西方不妨乐见北京去做恶人,以推卸自家减排责任。但欧盟实在看不过眼,哥本哈根会议才结束,就把二十八国首脑闭门会谈的争端要害公诸于世。

在中国国内“舆论导向”宣传之下,那些爱国愚民,还以为我方是中流砥柱,如何力抗强权,为发展中国家仗义执言,形像好得不能再好。而在事隔一年的坎昆世界气候会议上,中方才略作检讨,说去年中国成了众矢之的,在于未能善用媒体,被人家占据了道德高地云云。

从那以后,又是几年过去了。中国人终于饱受雾霾和各种环境污染的荼毒,已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时至今日,就凭威权政府的一句“提头来见”,就能拨开灰霾见青天吗?(自由亚洲电台粤语部评论 https://www.rfa.org/cantonese/commentaries)

 

 

 

新增评论

请将评论填写在如下表格中。 评论必须符合自由亚洲电台的 《使用条款》并经管理员通过后方能显示。因此,评论将不会在您提交后即时出现。自由亚洲电台对网友评论的内容不负任何责任。敬请各位尊重他人观点并严守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