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兆富專欄:中國經濟國際化的迷思

剛剛過去的兩會上,國家總理溫家寶宣讀政府工作報告,多時舊調重彈。其中,「人民幣國際化」這個概念,官方媒體更加用「期待水到渠成」去形容。不過,聽來聽去,我就是覺得「國際化」這種講法有點不順耳。

2012.03.19

世界上,有開放型經濟,像香港。也有封閉型經濟,像北韓。開放與封閉之間,有好多半桶水的。常識告訴我們,半開放,又或者半封閉,始終有一方的傾向。有些國家由封閉走向開放,有些由開放走向封閉。從這個角度看,我們還是可以用開放或封閉,這個二分法來將國家歸類。

偏偏,中國提出了「國際化」這個概念。人民幣國際化,是意味中國由封閉走向開放嗎?從字面理解,沒有錯吧。可惜,這只不過是個美麗的誤會。在我看來,「國際化」更似是借偷換概念,來拖延開放的步伐。

說穿了,「國際化」就是希望在中國境外,人為地製造另一個使用人民幣的地區。為甚麼中國政府要在境外製造另一個人民幣的市場呢?有人說是一步步走出去才安全。這種講法,大家反正聽了就算。

從客觀事實看來,所謂國際化,是要將流出境外的人民幣「逆向封鎖」,不讓這些購買力回流到中國國境。一來,這樣做可以減輕一直以來累積貿易盈餘構成的通脹壓力;二來,也可以確保國家領導人眼中的珍貴資產不會流失;三來,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令中國的經濟繼續緊緊的操控在國家機器之下。

這些在外面的人民幣總要有個歸宿吧。所以,「國際化」的一個重要部分,就是要在香港,人為地製造大量以人民幣計價的產品:股票、債券等。

貨幣真正的國際化,應該是其他第三方的國家來確認,願意用人民幣做交收結算。例如日本和巴西的天然氣交易,會以人民幣來計價,交收和結算。可是,如果這些境外人民幣的歸宿只有香港這些「衍生產品」,「國際化」的故事有人信嗎?暫時,我看不出所謂的「人民幣國際化」對任何國家有任何吸引力。

除了貨幣的國際化,實體經濟也有「國際化」來「走出去」的講法。其實,中國企業想走出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中國加入世貿之後幾年,企業手頭上積累了大筆資金,本來,在那個時候,中國企業已經有走出去的念頭。可惜,像2005年,中海油在政治壓力下要放棄收購尤尼科。但是2004年被聯想成功收購的IBM個人電腦業務,又是一個反面教材。

說到底,從官方的立場,企業要走出去,就必要買戰略性資產。要知道,大陸最大的企業,全部都是國有企業,賺錢和履行國家任務,往往是後者更要緊。

我不知道溫家寶總理所講的中國企業走出去的意思是甚麼。有些人建議動用外匯儲備來幫助國企買下海外的戰略資產,一來可以分散儲備,二來可以達到戰略目的。然則,這個講法背後又代表甚麼思想呢?

外匯儲備,就是外國的消費者和投資者,在進來中國時,用他們手上的外匯,向國家購買人民幣。然後,這些外國人,用這些人民幣,買了貨物或者投資去中國。結果,外國人手上多了資產,在中國這一方,就多了外匯,以及民間賺了人民幣。本來,賺了人民幣的人,如果可以買外國貨,又或者投資到外面,這樣,國與國之間的貿易和資本帳就慢慢和平衡。可是在管制之下,大陸連年的不平衡,結果就造成境內的資產價格泡沫,最終扭曲了的,還是自己的經濟。

投資或者消費的決定,最終由政府去做決定,得益的人,又會是誰呢?如果不是有真正的開放市場,國際化是沒有可能成功。(自由亞洲電台粵語部評論 https://www.rfa.org/cantonese/commentaries)

新增評論

請將評論填寫在如下表格中。 評論必須符合自由亞洲電台的 《使用條款》並經管理員通過後方能顯示。因此,評論將不會在您提交後即時出現。自由亞洲電台對網友評論的內容不負任何責任。敬請各位尊重他人觀點並嚴守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