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兆富評論】由貨幣戰爭到貨幣霸權
2014.11.27
自從宋鴻兵將「貨幣戰爭」這個詞語推銷到尋常百姓家,這種陰謀論式包裝,就方便了央行在破壞自己所發行的鈔票的價值時,有個堂皇的藉口。
貨幣戰爭,這個詞彙實在傳神。畢竟沒有國家央行會承認,自己在破壞國家貨幣的購買力;否則,政治權貴將的容貌貼在鈔票上,豈不是自掌嘴巴?
每次國家央行介入市場,例必以捍衛金融市場秩序為由。歷史卻告訴我們,政府行政措施,政客出口術,無論對托市抑或是打壓價格,基本上沒有功用。經濟裡面可以控制的變數少,未知和不可以控制的變數多。
上星期五,人民銀行忽然不對稱減息,但我不認為這次減息是好消息。正如08年11月宣布四萬億凱恩斯式的振興經濟方案之後,大陸經濟運作,在最基礎層面,不見得有撥亂反正,反而固定資產投放和房地產泡沫化,資金流向不平衡和浪費等問題,卻變得更嚴重。
歸根究底,大陸不斷累積貿易盈餘,可是資本市場仍然封閉;沒有一個有效的資本分配機制,結果是賺到的錢還是被浪費在沒有生產力的資產泡沫上。近年大陸出口增長率放緩,整個依賴出口和累積貿易盈餘帶動的增長模式也在崩潰。
面對資金枯竭,干預派一樣有兩路主張。一路主張由央行放水;另一路則主張吸引外來水。
由央行主動放水,多數都是減息,再激進一點,就會由央行買債。有些經濟卻會在資金流失時,企圖以加息來減慢走資。可是,明眼人都見到,一收一放,兩套南轅北轍的主場,都聲稱處理同樣問題。當中,肯定有點矛盾犯爻。事實上,歷史證明無論央行以那一套政策,總是治標不治本。走資,只是市場對結構性問題的反應,加息減息都不是對症下藥,徒勞無功。用人體做例子,發燒,新一代人會用退熱貼,老一就輩相信,有病就不要著涼。事實是,發燒只是病徵,真正致病另有原因;處理病徵,就是治標不治本。
在網上見到有評論批評中國奧地利經濟學派,說反對央行貨幣政策操作是不切實際。「當年要是沒有伯南克量化寬鬆,結果會怎樣?」他們問。
對不起,歷史沒有如果,很難講假如沒有量寬和扭曲操作,美國經濟復甦會怎樣進行;畢竟由07年開始美國樓市爆破,已經過了7年。不過,可以很肯定說,由09至14年,美元的長期弱勢,令到不少資金流入新興國家。原材料和能源出產國,長期受惠於出口價格上升,累積了一筆意外之財。另一些新興國家,因為貨幣直接或間接跟美國有一定關聯,在貨幣偏弱的情況下,促生了國內的資產價格泡沫。
經濟周期由一個市場傳導到另一個市場,由一個地區傳導到另一個地區,最大的因素在於貨幣匯率的相對強弱。貨幣強的地方,資產價格就會受壓。相反,貨幣弱,資產價格就會升。這是經濟的常識,但經常被忽略。
美元轉勢,這些國家的央行怎樣對應也沒有用,因為主導權從來都不在這些國家的手上。可能,在貨幣戰爭以外,貨幣霸權的詞語,將會更深入民心。(自由亞洲電台粵語部評論 https://www.rfa.org/cantonese/commenta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