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兆富專欄】街頭政治的來由
2015.03.12
每個星期的反水貨客示威,我本來已經沒有太多新的觀點可以分享。說到底,假如不是北京將中國大陸的市場圍封起來,香港是犯不著要承受如此重擔。
有人說,香港人已經被迫上絕路,無路可走。這種圍城心態,其實早在2012年的立法會選舉,可以見到端倪;話說當年,我已經見到不少參選人的口號,都以「捍衛」和「守護」作為動詞。當然,由2012年至今,香港發生了許多事,也在潛移默化地影響香港人的政治習慣。
我見到其中一個最大的轉變,就是在過去兩年,多了一批示威者,以衝擊來達到目的。他們說,過去那一套和平理性非暴力已經不管用,現在就是要以衝來凸顯政府的無能和不濟。當一個社會出現這種現象,所謂的中港矛盾,我認為只是表面的問題;就算沒有中港矛盾,沒有自由行和水貨客,我深信同一班人也會找到別的議題去發揮。
其實香港一直以來都有街頭抗爭;五、六十年代,在香港的國民黨和共產黨,鬥得火熱,最終極一次,發生在六七暴動。之後的七十年代,只剩下國粹派民族主義者偶爾在街頭抗爭,最為人津津樂道的,就是保釣和捉葛柏事件。
踏入八十年代,忽然間好像所有街頭抗爭都消聲匿跡。有人的直覺是香港經濟好,人人都只記得要賺錢,有人甚至形容香港人是政治冷感。可是,八九六四,一樣有成千上萬的人冒著狂風暴雨上街;足見香港人不是不關心未來,只是在這個特定的時空,香港人的政治習慣有所不同。
英國由十七世紀開始管治殖民,到了香港這最後一章,有三百多年經驗。英國人試過失去殖民地,更因為殖民地叛亂,打過了許多場戰爭。不過到了十九世紀後,英國人基本上已經學會了一個最大的教訓,就是讓殖民地擁有自治權力,才是長治久安的方法。事實上,在英殖年代,倫敦雖然會過問香港的事,但最終都是由地方政府處理政治的問題。
尤其是七十年代之後,香港漸漸建起代議政制,最先是市政局,到後來的區議會和立法局;曾幾何時,香港人對政府有任何不滿,就會找這些代議士申訴,不用自己上街,不用衝擊。雖然到了八、九十年代,有人說末代港英政府是跛腳鴨政府,但事實上代議政制令殖民政府更有認受性,管治更穩定。
回歸後,香港的民意代表的人數多了,人人都自稱說是人民代表,可是人民卻覺得政客不代表自己。我認為最主要原因之一,是特區政府和北京,在有意無意之間,都在將立法機關的地位貶低;市民說「甚麼人不代表我」,更正確的說法應該是:「誰與誰沒有能力代表我」。
代議政制被閹割,並沒有造就行政主導。相反,行政機關因為失去了一個真正有政治功能的代議政制,變得一籌莫展。香港是一個自由開放的社會,不可能沒有政治,唯一可行的管治,就是讓政治問題在政治場所解決,否則,人民就會將事情帶上街頭,以衝擊去達到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