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耀明評論】選舉變身公投,失敗由誰負責?
離開立法會選舉不到兩星期,很不幸,官方有意無意之間把選舉當作全民公投,以表決香港人是否信任新選舉制度以至「一國兩制」。
港澳辦主任夏寶龍近日發表講話,鄭重呼籲凡「擁護『一國兩制』、希望香港越來越好的香港人」,都會投票選出代議人,因此投票不僅是表達個人的政治選擇,更代表「對『一國兩制』的堅定信心、對國家富強昌盛的美好希望、對香港繁榮穩定的共同心願」。言下之意,不信任「一國兩制」、不希望「國家富強」、不情願「香港繁榮」的,都不會投票,或者投票也不是為選出議員。
一場議會選舉豈非變成投票對決,誰勝誰負就由票數決定高低。不容置疑,夏寶龍對人大「完善」後的立法會選舉充滿「制度自信」,因為他看到新制度彰顯四大優點:一是參選人有「廣泛代表性」,他們來自不同階層、職業、族裔;二是「政治包容性」,跟官方政治理念有別的亦可入閘參選;三是「均衡參與性」,三類不同的議席可以兼顧社會不同勢力的利益;四是「公平競爭性」,即每席都要投票決定,沒有自動當選。
儘管領導人言之鑿鑿,但香港人大多疑問重重。例如,過去可以自由入閘參選,官方沒有政治審查,也沒有社會背景審查,是否參選悉從尊便,代表性多寡取決於有多少選民支持,怎會在於參選者背景?只有幾個自稱民主派候選人入閘,究竟是彰顯政治的卡壓還是包容呢?立法會由選委會、功能組別及直選產生,問題不單是削減直選比例,更在於提名及審批機制確保親北京「愛國者」佔絕大多數,又哪來多方力量互相制衡?沒有民主派的代表參選,選舉的公平公正在哪裏?
親北京媒體可以繼續滔滔不絕,講好中國的選舉故事,但阻止不了民間逐步形成對選舉的不滿。民意調查一再顯示,七成香港人認定新制度拉遠與普選的距離,接近六成人反對候選人審查制度,並且認定選舉不公平,今次選舉不受香港人歡迎,是寫在牆上的結論。
執政者當然可以改變民意,但首先要面對現實,才能因勢利導。四月以來,民意擺明抗拒新制度,當權者本可以三個辦法逆轉民意。一是放輕既定政策的執行力(如提供渠道取得人大政協委員提名、降低審查門檻),二是承諾日後向中央爭取政制民主化,三是跟民主黨派破冰,以溝通對話解決政治分歧。不過,當局不明白或不在乎,提高民主派群眾對新制度的認同,首先須爭取民主派參選,才有望改變他們對選舉的觀感。
特區政府官員一直只顧吹噓新制度是香港由亂轉治、長治久安的神聖通道,但對於認真修復民主派的關係,甚至只求實效的統戰功夫,也無所用心,躺平不幹事。結果八個月下來,情況沒有改善,最新民調顯示,只有近三成人(32%)肯定投票,而其他兩項數據亦指向有效票比率大概三成左右:一是認為地區直選候選人中有值得支持者只有三成,二是臨近選舉兩星期,不到三成人(27%)知道自己所屬選區的名稱。
面對民意走勢,特區也不是無事可為。除了嚴禁任何人公開呼籲杯葛選舉,自稱具備領導人「想幹事精神」的特首林鄭月娥,理應可以不怕抓破面皮,不擲手段,例如立法規定強迫投票制,同時一律記名投票,以至取締私下散播杯葛信息。結果她甚麼也沒幹好,既不政治和解妥協,又不加強管制監控,形勢亦越加被動。
相反,她沒唱好反而唱淡,淡化投票率低的含意,但又自曝其醜,只因她說政府表現良好,公信力高,爭議少,投票率也不會高。不過,她所說與事實剛剛相反,全港三分二人反對她當特首(66%),問責官員絕大部分的支持率都是負數,投票率低不能歸功於政府,注意力又自然回到新制度上面。
其實她應該勇敢些,承受一切責任,把投票率低認定是自己及特區政府民望崩盤的反映,與黨國無關,或能分散公眾對新制度的不滿。奈何她為求自保,不承認有應盡之責,也不緊跟中央宣傳的主旋律,難道這個不可能任務(有效票率高)近乎注定失敗的責任,就由夏寶龍獨力承擔?
(以上評論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本台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