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耀明评论】当专业人士都站在民主的一边,北京还有什么话说?


2016.12.15
com-quote620.jpg 【杜耀明评论】当专业人士都站在民主的一边,北京还有什么话说?(法新社图/粤语部制图)

特首选战启动,民主派人士在选举委员会选举先声夺人,在1200个选委席位中取得326个(27%)。这个历来最好的成绩,虽然依旧无法主导特首选举,但其含意远比议席数目重大得多。

首先,专业和知识界的民主觉醒是今次选举的最大亮点。民主派的三百多个席位,大约三分二来自专业界别。目前十个专业界别共占三百个席位,今次民主派选委占去接近80%,其中六个界别每个界别均全取30席,除中医界只取得三席,其他三个界别亦有不错成绩,取得15至25席。可见各界专业人士的投票考虑,不再是候选人在行业内的江湖地位,而是他们对民主、对政制改革、对维护核心价值的主张和坚持。

其次,今次投票率比上届大幅增加,选举结果亦更有代表性,首次确立争取真普选是香港绝大部分专业人士和知识界的共识。同时,在不少专业界别之中,民主派和建制派候选人高下立见,后者已尽失人心,票数不及民主派的一半。

知名度高如高等教育界的雷鼎鸣教授,刚与周融等人访问北京,更获中共政治局常委张德江接见,面授机宜,结果只得一千票左右,仅及民主派最后一个当选者票数的一半左右。值得注意的是,支持民主派的专业界选民颇有行动纪律,大部份都照单全收,按照民主派推荐名单投票,不大计较个别人选。在某些界别,同名单最高与最低票数当选人只差20%的票数,亦即高达八成支持者投全票,足见大家的决心。

再者,民主派在选委会仍有扩展空间。五年后,更多年青人进入专业界,能够全取所有选委席位不是难事,加上社工界六十个席位,便共有360席。再走下去,除了在个别界别谋求突破,亦可考虑区议会议员互选产生的117个席位。当然,这要先取区议会过半议席,难度甚高,但政治不能没有想像,或要用上洪荒之力,却绝非不可能。

其实专业界全面走向支持民主,本身绝无不妥,更代表社会上较优裕的一群政治意识成熟,自动放弃自己的特权利益,改以真普选制度去确保社会的长治久安。不妥的只是北京执迷不悟,二十年来一直顽固拖延以至坚决反对实施普选,结果把专业界推向政权的对立面。

从民主发展的角度看,专业界别的支持至为重要。专业界中,过去以教育、法律、资讯科技等专业人士最推崇民主制度,但现时已扩及会计、卫生服务、医生、工程以至建筑及规划等界别。社会整个中层,或者说社会上知识程度最高的整个阶层,大部分都表明支持民主制度,只剩下工商界和北京亲信支持小圈子选举制度。虽然他们在选委会是大多数,在社会上却是少数,他们以僭夺多数人权利而选出的特首,以至由此产生的特区政府,公信力只会不断萎缩,也令坚拒推行真普选的当权者难以辩解。

除了削弱现行制度的认受性,不同专业界若能紧密连结,更可滙成巨大的知识力量。他们可从不同专业的角度,论述民主政制和政府的必须和重要,并且可就不同政策集思广益,一面指出现行政策的不足,一面钻研另类政策,互相琢磨互相呼应,进而主导社会议程,改变政府施政,以服膺公众利益。

当然,改变香港命运,落实真普选,不能单凭知识,还有赖团结更多力量,更长远合作,以持续行动争取民主。短期而言,各界民主派代表若能紧密联系,不仅可以好好运用手上的一票,在明年三月特首选举中,发挥少数派最大的力量。中期而言,各选委可以业界代表人身份,以公众利益的眼光,指出业内问题,维护同业尊严,指正政府失误。再长远而言,就是结成同盟滙聚人才,提出另类政策,以解决社会问题,壮大公民社会,在建制内外推动改革。

随住今次选举落幕,一些专业界别亦涌现新一批领袖,寄望他们再接再厉,互相团结,在往后的日子可以一展抱负,为香港的民主和社会带来新气象。

新增评论

请将评论填写在如下表格中。 评论必须符合自由亚洲电台的 《使用条款》并经管理员通过后方能显示。因此,评论将不会在您提交后即时出现。自由亚洲电台对网友评论的内容不负任何责任。敬请各位尊重他人观点并严守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