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普評論】習近平的政治建軍

0:00 / 0:00

在過去的幾個月裡,中國軍隊開始了大動作裁軍、調整和改革,海內外對此議論紛紛。各種議論似有一種共識,即,這次軍改主要是強化軍隊高層的集中統一領導。

《紐約時報》說,這次軍改就是要在裁軍的基礎上改革中國軍隊的指揮方式,"重塑軍隊的指揮系統,收回長期被各軍區掌握的軍事指揮權力"。BBC趙楚亦認為,這次軍改就是刷新威權型黨軍領袖體制。

這種看法是不錯的。軍隊的指揮權,過去長期把持在腐敗分子手中,軍隊戰鬥力受到極大侵蝕。通過反腐和大換血,把軍隊的領導權和指揮權收回到最高層,是這次軍改的首要任務。習近平在2015年11月召開的中央軍委改革會議上,表明了這一點。他說,要"強化軍委集中統一領導",更好地"使軍隊最高領導權和指揮權集中於黨中央、中央軍委"。

根據中國官方和軍方的報道,我們知道,習近平非常看重這次軍改,稱它"是一場無法回避的大考",是"決定未來的關鍵一招"。因此,習近平親任操盤手,還親自設計軍改的頂層方案。把強軍夢並入了中國夢,據稱就是習的設計。至於習的強軍夢,《環球時報》是這樣詮釋的:中國軍隊一定要足夠強大,這個國家才能"不怒自威","軍事實力弱,其他力量就少了支撐,就會嚴重影響綜合國力,影響其他國家對我們的態度。中國的軍力強大了,我們的政治號召力、整體影響力、威懾力、說服力乃至凝聚力都會隨之增強。"

習近平要實現其強軍夢,面臨的軍隊改革難題是:如何克服軍內阻力,把一支腐敗的,幾無戰鬥力的軍隊整治成"敢打仗打勝仗"的軍隊?如何讓人民解放軍絕對忠誠於黨,絕對忠誠於習近平本人?

毫無疑問,這次軍改的阻力主要來自於軍隊內部。軍中成千上萬人員被裁減,軍區數目減少、指揮結構改變,使很多人的利益受到影響。英國《金融時報》稱,軍改計劃引發解放軍內部發出間接警告,"可能導致社會不穩定";報導還認為,"軍方報紙的評論表明,某些阻力可能在不斷加大"。

如何應對這些阻力?劉亞洲主張,要用"斷腕"的勇氣,直面軍改這個"鐵腕"的事業。習近平的"斷腕"殺手锏,就是"政治建軍"。

什麼叫政治建軍?政治建軍其實就是黨指揮槍,就是軍隊絕對忠於黨,絕對跟黨走。這是軍中最大的政治,習近平最近屢次強調這個最大政治。他說,軍委領導干部"講政治是第一要求,必須堅守黨性原則,堅定政治信念,增強政治意識,站穩政治立場,嚴守政治紀律,做政治上的明白人。"習近平視察十三集團軍時也說,要自覺強化政治意識,自覺堅定政治信念、站穩政治立場、嚴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要"確保部隊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自覺同黨中央和中央軍委保持高度一致,堅決聽從黨中央和中央軍委指揮"。

政治建軍是毛澤東建軍思想的核心。毛澤東1929年在古田會議上,主張從政治上、組織上、思想上確立黨領導軍隊,強調在軍隊中實行堅強有力的政治工作。習近平非常崇拜毛澤東的這一建軍思想。在福建工作期間,他曾先後7次來到古田拜謁,古田會議精神——"革命的政治工作是革命軍隊的生命線",差不多融入了習近平的血液。

當年毛澤東使用政治建軍這個殺手锏,擺平了和朱德的矛盾及黨內的分歧,也應給習極大啟發。今天,習近平也要用這個殺手锏,擺平軍內不滿改革的異見和對他不忠誠的高層軍官。軍中凡是不能堅守黨性原則,不能堅定政治信念,不能站穩政治立場,不能嚴守政治紀律,不能做"政治上的明白人",統統屬於被清除之列。對習近平的絕對忠誠,是習的政治建軍的核心,更是這次軍改的核心的核心。

總之,這次軍改是習近平完成黨政軍全面集權的關鍵步驟。之後,習近平會不會走向"一人專制",非常非常值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