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6日發生在美國首都的衝擊國會事件,令全世界瞠目結舌。民主國家忙著譴責暴亂,而中國官方則是開足馬力抨擊美國民主和言論自由。對北京政府來說,貶低美國體制,頌揚中國體制,此時正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但一提到言論自由,中共就露出了馬腳。
我們先來看看,中國官方媒體是怎樣抨擊美國民主體制的?中國官媒包括《新華社》、中央電視台、《光明日報》、《環球時報》等紛紛載文,稱美國國會騷亂事件表明,美國民主出了大問題。《新華社》1月12日刊文「論美國『燈塔』的倒掉」認為,國會山淪陷毫無疑問是美國民主的「至暗時刻」,不僅凸顯西式民主的弊端,更表明西式民主已然失靈。文章自問自答,「莫非美國的先賢們造國會山的時候,竟沒有想到這一『燈塔』終究會被玷污,會『坍塌』掉麼?活該!」最後兩個字凸顯中國官方通訊社的幸災樂禍和低級無恥,更顯示出中共對暴力的反應完全出脫於文明世界。
此外,中央電視台也發出快評「暴民打砸國會山,美式民主演砸了!」指美國民主在全世界面前丟醜、破產,美國政客還有何顏面吹噓他們那套騙人的把戲!相比較而言,《環球時報》社評「誰都知道美國出問題了,關鍵是怎麼辦」,口氣倒顯得溫和一些。文章說,此次事件表明美國政治制度出現了退化,美國精英應當正視本國的缺陷。但這篇貌似溫和的社評最終著眼於美國對中國的批評,社評表示,美國不應再用抹黑、打壓他國的極端衝突方式繼續掩蓋自身的問題,用國際對抗來製造扭曲的平衡。
不過,別看中共官媒談起美國國會暴亂氣壯如牛,一談到言論自由,就沒那麼有底氣了。我們都知道,在國會山衝擊事件發生之後,推特、臉書、谷歌等美國主流社交媒體以「涉嫌發表煽動性言論」、鼓勵支持者的暴力行為為由,紛紛關閉了特朗普的賬號。這引起了中國朝野關於美國言論自由的一番熱議。有人認為,封閉一國總統的不當言論,代表了真正的言論自由。也有人認為,不管是在美國還是在中國,言論從來都是有邊界的,在這一點上,美國和中國沒有任何區別。
有意思的是,《環球時報》總編胡錫進直接為特朗普擊鼓鳴冤。他在社評「噤聲特朗普,讓『言論自由』情何以堪?」中說,封禁特朗普的賬號對美國造成的衝擊很可能將超過特朗普支持者對國會的入侵,美國社會將更為撕裂。這種說法是有道理的,現實也是如此。但是他又說,不管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的原文是甚麼,特朗普在社交平台上說不了話,失去了普通美國公民的這一權利,就違反了美國政治精英通常主張的言論自由原則。在這裡,胡錫進故意把特朗普說成是一個普通公民,其實如果特朗普只是一介布衣,推特臉書的做法肯定是高射炮打蚊子,小題大做了。而其實胡錫進最終想說的是,美國總是以「民主燈塔」自居,給中國扣壓制言論自由的帽子,現在可以休矣了。
「美國燈塔」已經沒有資格批評中國「壓制言論自由」了嗎?偏偏自由亞洲電台不信這個邪,刊出一篇振聾發聵的文章,「推特封禁特朗普, 微博敢封習近平嗎?」直指美中兩國在言論自由方面的根本區別。在中國,如果你批評共產黨或習近平,那就是「妄議政府和領導」,就會立馬被噤聲被失業甚至被判刑;在美國,你可以批評執政黨和總統,而不會被喝茶被逮捕。有人對兩國的區別乾脆做了一個調查:在社交媒體禁掉總統的國家和總統禁掉社交媒體的國家之間,你更喜歡哪一個呢?調查說,有91%的人喜歡社交媒體禁掉總統的國家。
毋庸置疑,美國民主正面臨著自南北戰爭以來的最大挑戰。但是我們也許不必對美國民主太過悲觀。相信國會山暴亂事件,會在有膽識有擔當的兩黨議員的聯手努力下,最終得到平息。拜登就職後,應當會全面反思選舉制度和民主規則的漏洞,修復弊端,彌合分裂,團結國家。同樣毋庸置疑的的是,美國的政治鐘擺將由右翼轉向左翼。但是如果拜登政府執政後,被民主黨內的極左翼牽著鼻子走,那將是美國面臨的另一個嚴峻挑戰。
(以上評論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本台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