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普評論】從趙紫陽的反思看今日中共的反腐困境


2016.01.27
com620 趙紫陽遺作《改革歷程》2009年5月在香港出版,即時成為大陸禁書。(法新社圖片)

1月17日是前中共總書記趙紫陽辭世11周年的忌日。今天重新回顧趙在被中共軟禁16年的歲月中,對中共腐敗的反思,仍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趙紫陽在軟禁期間,幾次和友人談到中共的腐敗及反腐敗問題。隨著軟禁歲月的的延伸,這種認知越來越深刻。他的論述大致由以下幾個方面構成:第一,中共腐敗是政治改革滯後的必然結果。1993年和1994年,他在和友人的談話中指出,中共腐敗的來源,就是中國存在大量的以權竊公有為私有的政權腐敗,這種轉公為私的腐敗行為,“是經濟開放,政治改革長期滯後的必然結果,必然產物”(杜導正《趙紫陽還說了什麼》。

第二,中共腐敗是制度問題。1994年,他在另一次談話中指出:中共腐敗“不是作風問題,思想問題,而是制度問題”(杜導正)。他在生命的最後幾個月再次指出,中共腐敗已經滲透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滲透進每個角落,別的國家也有腐敗,但是像中國這樣,腐敗的面這樣廣,腐敗的速度這樣快,腐敗的程度這樣嚴重,全世界罕見(“叩訪富強胡同六號”)。

第三,只要中共控制所有資源,就無法控制腐敗。趙說,印尼蘇哈托軍人政權也很腐敗,但是無法和中國比,“因為這個軍人政權沒有掌握國家的全部資源,不至於像中國這樣”。他斷言,不管中共殺多少貪官,只要“共產黨控制所有資源的基本事實不變,腐敗就控制不了”(見“叩訪”)。

第四,限制媒體和輿論監督,就很難限制腐敗。趙在回答他的年輕友人的問題“為什麼中宣部老是阻止輿論監督,老是限制媒體呢”時說,“他們害怕。他們害怕裂開一條縫,各種矛盾衝出來弄得不可收拾。他們必須維護他們自己和他們代表的一群人的既得利益。胡溫,不知道他們對政治體制改革怎麼想,即使他們有想法,也很難,要得罪那麼多既得利益者,很難”(見“叩訪”)。

趙紫陽在軟禁中的反思——一黨專制下反腐沒有出路,是歷屆中共領袖中,對中共腐敗問題的最深刻認識。這種認識也基本上成為一個政治常識,被越來越多的知識分子和老百姓接受。但現在的執政當局對這個常識,卻刻意視而不見。習近平和王岐山都說,有人說一黨執政解決不了腐敗問題,“我們中國共產黨人還就不信這個邪”。王岐山說,“我們應該有這個自信,就是我們發現了自己的問題,我們自己能夠解決。”

他們自己是如何解決腐敗問題的呢?這三年來,習王反腐有三大依靠,一靠黨員自律,名曰“照鏡子,正衣冠”;二靠黨的紀律,名曰“黨要管黨,從嚴治黨”;三靠中紀委,即所謂“打老虎拍蒼蠅”。至於媒體和輿論的監督,他們統統排斥。他們一方面“堅持有腐必反、有貪必肅,以零容忍態度懲治腐敗”,另一方面,他們又承認,反腐在“減少腐敗存量、遏制腐敗增量、重構政治生態的工作艱巨繁重”。他們為手下鼓勁兒,其實自己也信心不足。

習王反腐顯然陷入困境。他們的反腐其實就是一個悖論。如果他們不積極反腐,共產黨的合法性就會受到威脅;如果他們真的積極反腐,共產黨的合法性更會受到威脅。習王在過去的三年中雖然出台了不少措施,但大多數舉措都不能真的從根本上解決和抑制腐敗問題,而他們的“三大依靠”也只能讓他們在悖論中繼續打轉。

美國學者墨寧(Melanie Manion)對中國腐敗問題有長期的跟蹤。她的實證研究顯示,中國對經濟的干預越多,腐敗也就越多;競爭越少,腐敗就越多;媒體的自由越少,腐敗就越多。墨寧認為,媒體的自由在腐敗問題上的重要程度甚至超過政治自由。所以如果媒體仍然被管制,政府仍然控制資源和干預經濟,就像趙紫陽批評的那樣,腐敗就會繼續泛濫。

把權力關進籠子,給市場以競爭自由,給媒體以監督自由,是真正有效的制度性反腐手段。做不到這些,中共反腐就走不出困境。

新增評論

請將評論填寫在如下表格中。 評論必須符合自由亞洲電台的 《使用條款》並經管理員通過後方能顯示。因此,評論將不會在您提交後即時出現。自由亞洲電台對網友評論的內容不負任何責任。敬請各位尊重他人觀點並嚴守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