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建華從香港被綁架回大陸,幾乎成了國際事件。西方媒體包括BBC、《紐約時報》、《金融時報》、德國之聲,自由亞洲電台、法國國際廣播電台、美國之音等都對這一事件進行了報道。這些外媒報道的焦點,大多集中在肖建華的政商關係上。
《紐約時報》的報道相當傳神。該報形容肖建華積極向共產黨精英大獻殷勤,包括習近平家庭;並指出,他是協助權勢家族賺更多錢的中間人,這種中間人一般只會替一個富裕家庭工作,但肖建華是替多個家族工作。
政商關係對肖建華來說,的確是重中之重。對所有在中國追求成功的商人包括外國商人而言,何嘗不是如此?在這次出事前,肖無疑是嚐夠了甜頭。他曾是中國最成功最富有的商人之一,在短短十幾年的功夫裡,折騰出一個價值萬億元的金融帝國,身價四百億,名列胡潤百富榜第32。
當然,肖建華本人很聰明。他15歲時,就被北大法律系破格錄取。這個天才少年當時是懷揣著要成為政治領導人的抱負,走入北大的。據他系裡的老師說,肖建華熱愛政治,想成為高官,什麼書都讀,不管是社會學專著,還是馬克思主義著作和毛澤東文集。
然而,肖建華很快就從權力之夢中醒過來了。一個重要因素是1989年爆發的六四運動,另一個因素就是鄧小平南巡給他帶來了做另一個夢的機會。也可能是這兩個因素讓他發現,像他這樣一個既無背景也無靠山的平民子弟,要在北京城站穩腳跟都不容易,談何當一個人人仰視的高官?不過他相信,像他這種"稍微有一點宏觀思想的人,如果到商界,就是矬子裡面選將軍,具有很大的優勢"。所以他的雄心大志,就從政治轉向了經濟,他要當中國的JP摩根。
他要像JP摩根100多年前在美國金融產業叱吒風雲一樣,在今日中國的金融領域也叱吒風雲。事實上,他比任何人都更接近這個夢。《新財富》雜志調查結果顯示,肖建華的"明天系"掌控9家上市公司,控股、參股30家金融機構。這30家金融機構,包括12家城商行、6家證券公司、4家信托公司、4家保險公司、2家基金公司、1家期貨公司、1家資產管理公司。在這個金融帝國,肖建華可運作的資金達1000億元。
我們現在知道,肖建華的金融帝國之所以能快速膨脹到萬億元,和他的橫跨政商兩界的經營方式是分不開的,具體而言,是和肖建華與中共太子黨的密切關係分不開的。
在中國商界,一般中小商人靠的是以利滾利,肖建華靠的則是"用錢養權",以權滾錢。他有句口頭禪:"每個人都有價碼,北京每個太子黨都有價碼",根據這個價碼,"用錢養權"是肖建華得以維系與太子黨關係的重要手段,而報酬是非常豐厚的。肖自詡,"在大陸沒有我搞不定的事,"許多別人操作不可能獲批的,他都能成功達成,真可謂要風得風,要雨得雨。
但是在中國的政治文化和政治經濟學中,政商關係的風調雨順,從來都是暫時的,疾風暴雨倒是常態。這一次的疾風暴雨,讓肖建華趕上了。習近平要在十九大強化自己的核心地位,對那些對他不滿的政敵或野心家陰謀家,狠狠地敲山震虎一下,肖建華的"用錢養權"就是最好的反腐借口。
據明鏡出版集團總裁何頻估計,肖建華掌握的資金中,涉及到40-80%的前政治局委員和常委家庭。其中應當包括曾慶紅、賈慶林,朱镕基家族的秘密交易,還包括習近平家族的資產買賣。肖建華可能以為自己在幾年前幫了習近平家族一把,有恩於習,可以把自己放進政治保險箱了。可是在中國的環境下,政商關係是最靠不住的關系,當官的說變臉就變臉,做商人的說倒霉就倒霉。
在政商關係上,經歷冰雪兩重天的中國名企業家,大有人在,肖是最新的一個。成功時,他們身家百億,紅極一時;可是一陣疾風暴雨,他們就從雲端跌倒了地面,有的還直接進入了地獄。這種政商關係既不能保護商人的名譽、財產和自由,也不能約束當官的權力濫用,所以商人通常是輸家。肖建華也不例外。
0:00 /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