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普評論】英國脫歐公投的反思及對美中的警示

0:00 / 0:00

上周五,喧囂了幾年的英國脫歐公投,終於有了結果。這個結果令所有人大跌眼鏡。英國留歐派領袖沒想到自己會輸,脫歐派領袖沒想到自己會贏,全球股票市場沒想到英國人會真的脫歐,英國年輕人沒想到真的要和歐洲拜拜。所有這些"沒想到",令全球股市狂瀉兩天,資產縮水數萬億,也令300萬英國人簽名呼吁二次公投。

對於這場脫歐公投的勝出,人們議論紛紛。中國大陸民眾嘲笑者有之,欣賞者有之,幸災樂禍者亦有之。美國方面擔心的則是,民粹主義的後果,會不會也出現在美國。而英國精英的反應最為沉重,反思也最為沉痛。

英國前首相托尼布萊爾在他"英國退歐的政治悲劇"一文中說,"如果通常富有常識和實用主義態度的英國民眾做了一件看上去既不明智也不現實的事情,那麼這件事會強制帶來一段漫長而艱苦的反省期。"也許英國最該反思的是,為何在政治上刻意迎合普通民眾的現代民粹主義運動,會發生在一個成熟的老字號的民主國家?

首先,英國政客最該反思。在准備公投的過程中,執政黨和在野黨都把民粹主義當作可以利用的法寶。首相卡梅倫明明在今年2月19日通過30個小時的談判,和歐盟各國達成了對英國最有利的協議,卻在次日正式宣布6月23日為全民公投日,決定是否脫離歐盟。卡梅倫寄希望用全民公投這個形式整合保守黨內的懷疑力量。這種把自己的黨派利益凌駕於國家利益之上的執政黨行為,顯然是不負責的。《金融時報》首席經濟評論員沃爾夫就嚴厲批評說"此次公投是我有生之年見過的英國政府最不負責任的行為。"

力主脫歐的英國獨立黨,更是以民粹主義為脫歐利器。他們用排外主義、本土主義以及種族主義的某種結合物來動員民眾,用一些沒有事實支撐的斷言和指控來引導民眾。他們的口號"拿回控制權"就讓那些覺得政府無法限制移民的選民產生了共鳴。

第二,執政的政治溫和派失去了領導能力,使政治極右翼和極左翼結合起來,操縱現代民粹主義。布萊爾說,"政治中間派已經失去了說服它試圖代表的民眾的能力,失去了聯系他們的基本手段。相反,我們正看到極左翼和極右翼的融合。右翼攻擊移民,左翼則怒斥銀行家,但對這兩個極端陣營來說,叛亂的精神、向當權者發泄憤怒、執迷於用具有煽動性的簡單方式解決復雜問題,都是一樣的。"布萊爾描述的這種現像不僅發生在英國,也發生在歐洲大陸和美國: 執政精英和老百姓的脫節,給極端派帶來了煽動民意的巨大機會。

第三,在怨氣衝天的政治環境下,公投是一種危險的賭博。有專家稱,公投的黃金法是如果你不確定會贏就不要訴諸公投。一般情況下,選民大眾通常只關注與自己利益相關的事務,投票時容易屈從於情感而非理性,因此以全民公投的方式決定事關長遠的復雜問題,特別需要謹慎。當憤怒的民意正在上升,當政客拿不出消解憤怒民意的主張時,公投只會產生對國家長遠利益具有破壞作用的結果。

英國的脫歐公投對美國有巨大的警示意義。民粹主義在英國和在美國的表現,是相當一致的。甚至脫歐派核心人物、英國獨立黨領袖法拉奇和美國共和黨候選人川普的競選語言和競選主張,都非常相同。美國選民的憤怒情緒,也像英國的退歐贊同者一樣,集中在討伐全球化和移民導致的衝突等方面。美國民粹主義在極左和極右翼的煽動和操作下,也出現了一種危險的反政府反精英勢頭。在英國,現代民粹主義運動通過掌控政黨,已經達到了脫歐的政治目的;在美國會發生什麼,值得密切觀察。

至於對中國的警示作用,中國政府向來善於操縱民粹主義傾向,但弄不好也會偷雞不成反倒蝕把米。美國智庫東西方研究所副所長David Firestein認為,從民粹主義的角度看,習近平和川普的共同點是口號。川普口號是"讓美國重歸偉大",習近平則是"復興中華"。這二者很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