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美中兩國的國際影響力,在大國政治的漩渦中發生了劇烈的變化。回顧這個變化,展望未來,實屬必要。
如果你反對獨裁,贊成民主,這個回顧將是一個相當痛苦的過程。你會發現,當今的世界面臨一個殘酷的現實︰世界的民主燈塔美國正在淡出國際領袖的地位,而一黨專制的中國似乎正以無人可擋的趨勢,迅速佔領世界舞台中心。目前有很多跡象顯示,在重大的國際政治和經濟事務中,美國的影響力正在急劇減退,中國的影響力正在急劇上升。
在全球化問題上,最新的例子就是特朗普和習近平最近在越南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APEC)峰會上發表的不同格調的講話。特朗普告誡各國不要佔美國便宜,彰顯美國的狹隘、尖酸和短視,昔日的世界民主中堅的領袖風範,蕩然無存。而專制中國的領袖習近平,卻發表了一個本應屬於美國領袖的講話,他讚揚開放市場、公平貿易和全球化的好處,並歡迎各國搭中國順風車。看到美中兩國領袖的如此反差,你沒有辦法不贊成中國官媒的定位︰APEC中美兩國的國際胸懷和戰略定位高下立現。
在氣候變化問題上,特朗普執意退出有190國家簽訂的巴黎氣候協議,理由是他認為巴黎協議是讓美國工人受害的條約,全球變暖是中國人製造的騙局。而習近平和李克強都表示,中國會和歐盟一起,"用最高級別的政治承諾",兌現《巴黎氣候協議》的每個層面。在能源上,特朗普主張恢復夕陽產業煤炭生產,並任命否認氣候變化的人擔任重要的環保職務。而中國則對造成嚴重污染的煤炭產業實施削產能,堅決淘汰在安全、技術、規模、環保、經營等方面不達標的煤炭企業。
類似的例子還有跨太平洋伙伴協定(TPP)、朝鮮問題、南海問題,世界教科文組織問題等。特朗普剛上任就宣佈退出TPP,中國立刻被邀請參加在智利舉行的會議,澳大利亞則表示,要邀中國參加這個協定。中國主導的區域全面經濟伙伴協定(RCEP)明年上路,中國的"一帶一路"也引發熱烈響應。
美中兩國的國際影響力發生了如此重大的變化,以至於世界上最有權勢的人,在外界看來,也發生了重大易位。在十九大召開前後,一些著名外媒刊物如CNN、衛報、CNBC、《國家利益》和《經濟學人》等異口同聲地稱習近平是當今世界最有權勢的人。過去這個尊稱通常是給美國總統的,自從特朗普當選後,事情就發生了變化。
美中兩國最有權勢的人易位,會怎樣進一步演變呢?首先,中國已經取得了和美國平起平坐的機會,如進一步發展,其結果將會是,現存的自由主義國際秩序讓位於非自由主義的國際秩序。如果特朗普繼續選擇退卻,習近平就會繼續向世界舞台中心進逼,中國可能會輕而易舉地成為國際秩序的改變者和主要仲裁者,而現存的國際秩序是由美國主導和主持制定的。
其次,取代美國,主宰世界,習近平的全球野心又向目標近了一步。美國既然在許多國際事務中選擇退出,中國自然會乘虛而入。特朗普的退卻正在把國際領域的主導權拱手讓給中國。美國有可能退向二戰前夕的孤立主義,中國正好填補美國留下的空白,那麼中國就有可能主宰世界。
再有,中國模式可能會成為其他國家爭先效仿的模式。中國模式的核心部分是黨的領導和國有企業的主導地位,因而有致命的缺陷,但它代表的治理模式的高效性,作為西方低效治理模式的對立面,有可能會受到許多國家的追捧。如果中國模式在全球範圍內高歌猛進,那將意味著,民主退,專制進。
鑒於此,人們已經開始稱現在的世界為"後美國時代"。中國官媒的反應尤為樂觀,稱"後美國時代"的來臨"是歷史必然",而2017年則是"後美國時代"加速發展的"新的歷史起點"。
你不能不問這樣的問題,難道美國霸權真的走向了終結?在這個"後美國時代",中國是否會像上世紀三十年代的納粹德國,走獨裁之路一直走到黑?
(以上評論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本台立場。)
0:00 /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