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普評論】從《鄉下人的悲歌》說起

2020.12.09
【未普評論】從《鄉下人的悲歌》說起
粵語組製圖

最近,一部電影《鄉下人的悲歌》(Hillbilly Elegy)引起轟動。它的轟動不是由於幾個好萊塢的王牌戲骨Glenn Close 和Amy Adams,也不是由於它的王牌導演Ron Howard,更不是因為佳品如雲的Netflix花了4500萬美元打造了這部電影,而是因為它改編於4年前問世的一本同名回憶錄,一個真實的家族故事。這個故事提供了理解2016年特朗普何以入主白宮的鑰匙。

這本回憶錄的作者萬斯(J.D. Vance),在中西部鐵銹地帶長大,畢業於耶魯法學院。出書時只有32歲,被《紐約時報》評為暢銷書,獲得了始料不及的成功。有意思的是,書籍是在2016年總統大選之前即六月底問世,而電影則是在2020年總統大選結束後上演。該書出版時好評如潮,而同名電影卻廣受批評,也許這和電影中已經弱化了書中的一些具有社會學意義的衝突有關。

《華盛頓郵報》評價說,這本書讓萬斯成為鐵銹地帶的代言人,或者是特朗普的吹哨人。它把4年前特朗普為甚麼會贏的主要原因交代的一清二楚,雖然全書根本沒有提到特朗普。是美國中西部鐵銹地帶興起的民粹主義浪潮,直接把特朗普送入了白宮。評論家珍妮弗·西尼爾(Jennifer Senior)說,萬斯先生來了,他以悲天憫人、體察入微的筆觸進行社會學解讀,分析了社會底層的白人如何推動特朗普的崛起。

問題是,這些掀起民粹主義浪潮的白人勞工階層,曾經是民主黨基本盤。他們是如何轉變為特朗普的基本盤?這是一個值得探究的問題。2016年希拉里輸給特朗普,她認為是聯邦調查局(FBI)局長科米(James Comey)在投票前決定調查她的電郵門,使她敗北。然而比他經驗老道也比他冷靜的前總統克林頓和前副總統拜登當時就明白,他們輸在忽略了中西部鐵銹地帶在貧窮和絕望中苦苦掙紮的白人勞工階層。這些藍領白人曾是民主黨的基本盤,在奧巴馬兩屆總統任職期間,他們中的許多人都投了他。但是在2016年,他們卻成了支持特朗普的民粹主義大本營。

被民主黨政治精英忽略和遺忘是他們轉投特朗普的重要原因。四年前《華爾街日報》以「被遺忘的美國人」(The Forgotten Americans)為題介紹了《鄉下人的悲歌》,並且特別提到即將來臨的2016年美國大選。而2016年特朗普勝選後,有媒體驚呼,被遺忘的白人勞工階級藉民粹主義的興起上演了一場復仇記。是的,這些藍領白人用手中的選票宣泄了心中對民主黨的壓抑、憤怒和不滿。

民粹主義的興起,民主黨是有責任的。他們應當已經明白,如果民主黨繼續遺忘自己的某部分選民,民粹主義會以更大規模返潮,民主黨會失去更多選民的支持。然而對特朗普來說,民粹主義也是既可載舟亦可覆舟。本次大選,特朗普雖然獲得7400萬張選票,但4年前支持他的中西部/鐵銹地帶的白人勞工階層對他的支持發生了變化。拜登吸引了不少當年從支持民主黨轉向支持共和黨,從而將特朗普送上總統之位的選民。

據哈佛商業評論,2020年大選中,威斯康星州、密歇根州和賓夕法尼亞州投給民主黨的白人工人階級男性比例,從2016年的23%增長到2020年的28%,白人工人階級女性中,對民主黨的支持率從34%增加到36%。這些選民為拜登贏得鐵銹地帶的勝利發发揮了關鍵作用(哈佛商業評論,11/10/2020)。

上個星期,拜登在談到他的內閣成員和大選教訓時說,我們過去忽略了他們,今後不會了。這話令人動容,但是能不能做到,且讓我們觀察。

《鄉下人的悲歌》給美國的政治精英們敲響了警鐘,也引起了中國大陸人的興趣。不同的是,他們中有人認為這是美國版的傷痕文學,或者最多也就是一個絕佳的勵志故事。至於能否像萬斯一樣,自揭自己國家的瘡疤,那是想也不敢想的。


(以上評論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本台立場。)

新增評論

請將評論填寫在如下表格中。 評論必須符合自由亞洲電台的 《使用條款》並經管理員通過後方能顯示。因此,評論將不會在您提交後即時出現。自由亞洲電台對網友評論的內容不負任何責任。敬請各位尊重他人觀點並嚴守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