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档案
2011-12-28
2011年是胡锦涛执政的第九个年头。这一年是中国政治发展全面倒退的一年,是社会溃败急剧恶化的一年,是中国的维稳内政走到尽头的一年;也是中国外交焦头烂额的一年,是中国在国际社会中越发孤家寡人的一年。这一年是胡锦涛执政以来最内外交困、最难以为继的一年。
2011-12-21
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日于12月17日猝死。不少外电认为,这是中国的绝好机会,中国将会加大对朝鲜的经济援助,促使新政权对中国的依赖。可是北京方面却传出另一类忧虑的声音。北京的朝鲜半岛事务专家和一些学者担心,金正日的小儿子金正恩如接班不稳将可能导致政变,亲美政权便有可能出现。
2011-12-14
去年10月,挪威诺贝尔奖委员会不顾中国政府的软硬兼施,把和平奖颁给了身陷囹圄的刘晓波,《环球时报》次日便发表了一篇抨击文章《诺贝尔和平奖又砸自己的牌子》。今年12月9日,《人民日报》也发表了一篇抨击诺贝尔奖的文章,题为“‘诺奖’的偏执与中国的自信”。但是,此“诺奖”非彼“诺奖”,该文猛烈抨击的,是中国政府最梦寐以求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2011-12-07
回顾中国历史,从来都不缺甘为权力奴才的人,但他们都讳言自己是奴才,卖身给权力者作威作福,是荣耀的;但被称为奴才总是不光彩的事。到了清朝,奴才的称号才变得有头有脸,汉人想对帝王称自己是奴才还不配,因为那个朝代,奴才代表著一种地位和荣耀。
2011-11-30
胡锦涛的余任还剩一年,现在就谈他的政治遗产似乎为时过早。但是根据他在前九年的所作所为,根据他在这九年中一以贯之的统治思维,现在就对他盖棺论定,似乎并不过分。而任何期盼他在最后一年中会推出奇迹般的政治改革的想法,都是不现实的。
2011-11-23
中国领导人爱面子,在国际政治领域里,是出了名的。和中国领导人打交道,外国领导人一定要先上中国领导爱面子这一课。美国总统从布什父子,到克林顿,再到现在的奥巴马都知道,和中国领导人谈不愉快的事儿,特别是中国人权问题,最好不要让他们公开下不来台。
2011-11-16
自从进入2011年以来,中国就在维稳怪圈中越陷越深。胡锦涛当局大幅增加了维稳经费,但越来越多的迹像显示,中国维稳正在濒于失控,而维稳失控,非常有可能成为中共手中的不定时炸弹。
2011-11-09
中国目前已经陷入维稳怪圈,即,各级政府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维稳,但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的数量非但没减,反而不断增加。这一说法,几乎已经成了中国政府官员、学者和民众的共识。
2011-11-02
最近,在大陆所有的公共话题中,没有任何一件事能压倒佛山小悦悦被辗案的热度。
2011-10-26
不错,江泽民又回来了!江泽民不顾年老体衰,抱病重返政治镁光灯之下,为的是什么?我在上篇中曾提到,他的复出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为了使他的人马顺利占据十八大要位,二是为了保护他身后的家族利益。事实上,可能还有第三个原因,而且这个原因在他复出的缘由中,可能占很大的权重。这就是胡锦涛因素。
2011-10-19
北京的十月,真是一个热闹的多事之秋。不过才十几天的工夫,就集中发生了那么多足以影响中国政治走向的大事。
2011-10-12
2011年10月9日,中共高调举行了辛亥百年纪念大会。会上,胡锦涛江规胡随,重复了江泽民在辛亥90周年纪念大会上宣示的三大基调:中共是孙中山的当然继承者、辛亥精神就是高举爱国主义的旗帜和促进中国统一复兴,云云。但会外,关于辛亥革命的另类反思,却传递了不同于三大基调的各种有趣的“杂音”。
2011-10-05
2011年10月10日是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日。中共一边在大张旗鼓地搞官方纪念活动,一边在大幅收缩民间讨论。有很多迹像显示,中共官方审查部门又到了神经过敏、杯弓蛇影的时刻。
2011-09-28
骆家辉作为美国驻华大使,履新不过数周,却已在中国掀起一波又一波的骆家辉热。不仅他自己始料不及,中国官方媒体也始料不及。
2011-09-21
北京政坛最近热闹而又诡异。温家宝再一次公开呼吁政治改革,而胡锦涛再一次保持沉默。眼尖的网友们一针见血地指出,温先生已经第十次公开明确地呼吁政治改革了,这是一个奇迹,而胡一声不吭,这很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