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普評論】80年代的政治改革為何失敗?——紀念趙紫陽逝世9周年(上)
2014.01.15
上世紀八十年代,中國進行了一場官方至今諱莫如深的政治體制改革。這場改革由鄧小平發起,趙紫陽主持,從1986年9月中央政治體制改革研討小組成立起,到1989年六四槍響嘎然而止,前後不到三年。這場短壽的官方改革在官方的紀錄中,始終是個巨大的空白。今天,借紀念趙紫陽逝世9周年之際,反思這場政改失敗的原因及借鑒作用,應具有特殊意義。
80年代政治改革失敗的原因非常複雜。根據趙紫陽的《改革歷程》、吳國光的《趙紫陽與政治改革》、吳偉的《中國80年代政治改革的台前幕後》、《陳一諮回憶錄》和楊繼繩的《中國改革年代的政治鬥爭》,筆者以為,原因致少有以下幾個:
首先,政改啟動者鄧小平和執行者趙紫陽對政改如何進行有根本分歧,這既是趙紫陽下台的根本原因,也是政治改革失敗的主要原因。
鄧小平是這場改革的發起者和主張者,同時也是終結者和扼殺者。他有他的政改目標、政改內容和政改底線。鄧小平的政改目標是肅清封建主義流毒,提高和改善政府效率;政改內容局限於具體的工作制度、組織制度、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風等行政改革;政改底線是,改革不能挑戰、影響和削弱共產黨的一黨專制。關於政改底線,趙紫陽在他的《改革歷程》中提到,“鄧的信條是共產黨的執政地位不允許挑戰,高度集中的集權政治、專制制度是他特別欣賞和喜愛的。因而他談的民主,廢除領導人特權,肅清封建主義思想影響,都是不可能實現的,不過是空話而已。當他感到形勢逼人,專制體制受到威脅的時候,他連這方面的事也不會談了。”
趙紫陽在剛開始主持政改時,他關於政改的想法和鄧小平差不多,即,沒有政改,經濟改革很難深入下去。這是因為趙接受鄧小平的指令,倉促上陣主持政改,本來並無思想准備,但是後來在短短的兩年時間裡,趙作為組織者、設計者、實踐者,對政治改革的認識和思考不斷演進,在任內的最後一段時間裡,更是把政治改革當作他的首要使命。趙的政改目標和政改內容因而發生了重大改變。正如鮑彤所說,在趙紫陽的主導下,這場改革“演變成了使中國共產黨由革命黨向現代政黨轉型的一次勇敢的嘗試”,為中國的政治轉型留下了寶貴的遺產。
趙紫陽的政治遺產既有理念上的,也有制度上的。他主張政治改革“應當盡量地容納和擴大其它各種力量的政治參與”,重大情況讓人民知道,重大問題經人民討論,解決執政黨和民眾的對立問題,解決人民在這個制度下沒有自由的問題;主張改變共產黨執政方式,改變人治問題,認為黨的活動不能超越憲法和法律;支持新聞自由原則,支持社會輿論調查和民辦報刊;主張在選舉中引入、實現差額選舉,把形式化的選舉變為競爭性選舉。在“黨政分開”方面,和鄧小平的“黨政分開”不同,趙在這個提法中植入了自己的想法,那就是將黨和國家機器分開,和包括工會與學生會在內的社會團體分開。趙還主張建立人民監督和社會協商對話制度,鼓勵知識分子的政治參與,擴展民眾對公共事務的參與;提高政策制定的透明度,等等。
趙紫陽還計劃從十三大開始,用20年左右的時間,完成黨的執政方式的轉變和整個國家體制向民主制度的轉變。趙紫陽的這些政改理念、目標和內容及實施的政改措施已經遠遠超出了鄧小平劃定的底線。這是鄧小平一定要把趙搞下台的根本原因。
從表面上看,鄧小平對趙紫陽於1989年5月向戈爾巴喬夫披露,“十三屆一中全會通過的重大問題仍要向小平同志請示”,是鄧和趙撕破臉的重要原因。趙紫陽為此一直自責,認為是鄧誤會了他。實際上,楊繼繩、吳偉等人的著作顯示,鄧小平早在1988年就對趙紫陽失望,說:“趙紫陽是搞自由化的人,遲早非下台不可”。六四槍響之後,“搞自由化”的趙紫陽終於被反自由化的鄧小平搞下了台。一直義無反顧為趙紫陽設計政治改革的政改辦人馬,則全軍覆沒。他們坐監的坐監,流放的流放,審查的審查,背靠背交代的交代。一場中華民族的偉大嘗試,就此劃上句號。(自由亞洲電台粵語部評論 https://www.rfa.org/cantonese/commenta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