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普評論】王岐山為何要傳遞這些信號?

0:00 / 0:00

4月23日,王岐山會見美國政治學者福山、經濟學家青木和中信證券總經理德地立人,洋洋灑灑談了一個半小時,橫跨政治、經濟、宗教、歷史、文化等宏大主題,涉及反腐、共產黨的自我監督、中國現代化道路、法治等具體問題。這場會見在海外激起千層浪,引發中國問題觀察者極大的討論興趣,而在大陸卻是一片靜悄悄,討論還沒有開始,就已經偃旗息鼓了。

筆者查遍百度,好像什麼事兒都沒發生過一樣。羅昌平在鳳凰網上的轉載"王岐山最新表態:我們很堅決也很慎重"已經被刪除;楊恆均的"王岐山談話透露了什麼信息?"也被刪除。新浪微博的眾多轉發,變成"此內容被多人舉報,相關文章無法察看"。如果不是德地對這次會談的整理和有限披露,外界可能會與這個會談的海量信息,失之交臂。

王岐山在會見結束時說,自己"不成系統地講了這些話,也算作信號吧"。本文想要搞清的是:王岐山到底想要傳遞什麼信號?他為什麼要傳遞這些信號?會談內容為何被刪除?

這場會見的主要信號,應當是中國現代化的方向、目標、時間、尺度和存在的問題,現在逐漸清楚;要達到目的,還有很長、很長的路要走;這條路盡量要修好;一個馬克思列寧主義指導的黨要走市場化經濟,領導一個13億人口的國家,是個了不起的探索。

除了這個主要信號,筆者認為,王岐山在這場會談中,還傳遞了幾個具體的、明確的信號:不搞司法獨立、不搞美國模式、不搞媒體監督和民意監督。

關於不搞司法獨立,王岐山說得非常明白。福山問王岐山,法律(rule of law)面前人人平等,包括統治者在內,不知中國的憲法能否做到"rule of law",並司法獨立。王岐山斷然答道:"不可能。司法一定要在黨的領導之下進行,這就是中國的特色。"

關於不搞美國模式,王岐山的講話透露了幾個理由:第一,優秀的DNA中國文化中,本來就有。"國家、法治、問責三要素,在中國的歷史裡都有DNA",言外之意,挖掘自己的優秀DNA就行了,無需學習他人;第二,美國的特點,別國無法複制,如要複制,就會天下大亂;第三,十三億人如搞美國模式,就是走到懸崖峭壁上了。

關於不搞媒體監督和民意監督,他並沒有直接說。他講的是共產黨搞自我監督很難,壓力很大,而且現實中鮮有成功的例子,但他有信心走出來。他說,"我們意識到這僅僅是開頭,但我們的信心是從實踐中得來的,還要走出來"。

這三大信號實在沒有新意,習近平的幾次講話,中國官方媒體不厭其煩地造勢及中國當下的實踐,都圍繞著這三個"不搞"。問題是,王為何向外界傳遞已經了無新意的"三不搞"信號呢?

這不能不讓人聯想到,王岐山這麼做,是否和他目前的處境有關。最近,網上對他處境不妙的傳言越來越多,主要有幾個方面:反腐反到最高層,給共產黨造成了極為惡劣的影響;原本聲勢浩大的"海外獵狐"行動難有成效;借反腐提拔培植自己的勢力,等等。在這些危險信號不斷湧出之際,王岐山重複那幾個沒有新意的"不搞",可能是一種自保。

至於他的講話為何被刪,有評論家認為,他的講話犯了大忌。胡少江說,作為一個專管黨務的常委,王岐山高調出面,並且讓談話內容以非官方的方式公布,這種非常規的做法是黨內高官的大忌。如果王的講話是因為犯忌而被刪除,那就更證明了王岐山處境不妙了。

德地在文章中引用了王岐山一位朋友的話:"岐山說,你什麼都可以思考、可以思想,但說話就不同了。"言多必失,在共產黨政治文化裡摸爬滾打數十年的王岐山,太了解這一點了。如果有人想在他的講話中挑茬找刺,並借機扣帽子、打棍子,那是非常容易的。共產黨文化的殘酷,連中共的第一把手都無法逃脫,更何況王岐山只是個名義上的二把手!(自由亞洲電台粵語部評論 https://www.rfa.org/cantonese/commenta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