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普評論】美中關系演化和權力轉移理論

0:00 / 0:00

觀察美中兩國關系的演化,權力轉移理論(Power Transition Theory)是一個不能不知道的理論。它由美國密執安大學政治學教授奧根斯基(A. F. K. Organski)1958年創立,對解釋今天的美中關系,仍具有現實意義,因而引發了不少美中學者的討論熱情。

權力轉移理論闡述的是一種大國發展邏輯,即新崛起的大國對現有的霸權國家主導的國際秩序不滿,通過趕超現有霸權,挑戰並改變原有秩序,而霸權國試圖保護自己的地位,和崛起大國之間的衝突在所難免,最終演變成戰爭。其結論是:大國崛起會帶來權力轉移,權力轉移會導致衝突。

這個50多年前產生的理論,近些年越來越被美中關系的演化所證實。理論的邏輯,正在被現實的邏輯逼近。

關於這兩個相互逼近的邏輯,不管是在中國還是在西方,都有不少學者認同。但是雙方的認同有很大區別。中國學者自信滿滿,認為中國崛起,使其越發具有提出和制定國際規則的衝動;而美國學者則對中國挑戰美國霸權和國際規則,抱有很大擔憂。他們以奧根斯基理論為依據,推斷中國強大以後,必然會從經濟大國走向政治大國,從政治大國走向軍事大國,因此對外進行軍事冒險將在所難免。

中國學者認為,中國將主導未來的權力轉移。2013年年底,《環球時報》組織了一場討論,题為"國際格局新變:權力中心轉移命題是否成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副院長金燦榮認為,中國崛起,美國遏制不了中國,"未來權力轉移取決於中國,如果中國不犯錯誤,權力轉移是一定要實現的。所以很大程度上講,中國的命運、世界的命運都在我們手上,而且就在我們這一代人手上" 。

他們還認為,中國在發起、制定新規則上的作用增強,正是"中國崛起"的一大特征。人大教授龐中英2012年在愛思想網站刊登文章"中國不能再'削足適履'",該文指出,西方在國際體系占據規則優勢,他們不僅是國際規則的提出者、制定者,而且利用其強勢,是國際規則的裁判和執行者;面對西方霸權,中國在國際規則體系中不能"治於人",也要"治人",中國應聯合"金磚國家"或其他非西方國家,在改革國際規則、制定新的國際規則方面,向西方施加一些實質壓力。

而對西方來說,美國一直試圖把崛起的中國納入現存的國際秩序,使中國做一個負責任的利益相關者。但是過去五、六年的美中關系發展證明,這只是美國的一廂情願。西方發現,崛起的中國這幾年一邊享受國際秩序的好處,一邊拒絕履行責任,而中國對自己的改變現有規則的企圖,越來越不加掩飾了。面對中國咄咄逼人的勢頭,美國和西方卻無力應付。一些學者看到了這種狀況的潛在危險。

沈大偉(David Shambaugh)在去年四月接受《國際先驅導報》時說,歷史告訴我們,如果兩個大國之間關系處理得不好,後果將會是災難性的。他用權力轉移理論解釋說,一個崛起大國開始接近守成大國(dominant country, 即上述的霸權國家)的綜合能力,這就是轉移點,是最危險的階段。因為要麼是崛起大國對守成大國采取先發制人行動,要麼是守成大國對崛起大國先發制人。現在美中在經濟上正在接近這個轉移點,雙方采取先發制人行動,缺乏互信,出現事故的可能性正在增加。因此,這是一個非常危險的時間段。

沈大偉的憂慮在西方很有代表性。他說,他和很多美國人,包括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都對目前和未來的美中關系狀態擔憂,因為"我們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我們彼此的關系非常不穩定。信任的程度很低"。

或許是為了安撫西方的憂慮,習近平最近說,中美對抗對世界是災難,"和則兩利,鬥則兩傷"。對這種表面安撫、說一套做一套的把戲,西方似乎不願意再相信了。如果說胡錦濤執政時,中國還是小心翼翼避免暴露其政治野心,到了習近平時代,中國已經摒棄所有偽裝,不再忌諱自己"從經濟大國走向政治大國,並從政治大國走向軍事大國"的企圖。

最近美中兩國衝突不斷,這是否會進一步證實及引申奧根斯基的結論:崛起大國和守成大國必有一戰?(自由亞洲電台粵語部評論 https://www.rfa.org/cantonese/commenta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