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普評論】紅二代的共產黨DNA

0:00 / 0:00

吳稼祥先生在接受《亞洲周刊》江迅采訪時談到,習近平近期釋放部分左傾政治信號,是一種假動作,他不可能違逆父親習仲勛的改革思想,父子一致是中國的傳統。筆者對此有不同看法。

吳稼祥以鄧力群和他兒子鄧英淘的關系為例,證明太子黨都不可能背叛自己的父親。他說老鄧向左轉,上大學期間一直活躍的小鄧從此啞炮了。這個例子其實難以證明習近平和習仲勛的父子關系,因為鄧英淘後來提出的"卷旗不繳槍"和父親的政治理念,並無二致,談不上背叛。"卷旗不繳槍"被認為是對改革開放的經典概括,在太子黨中很有影響力,劉源等人就很買這個賬。其基本意思是,無論中共改什麼,根本信仰不能改,一黨執政不能變,紅色江山不能倒。習近平在內部講話中提到,"有些不改的,不能改的,再過多長時間也是不改,這不能說不改革。"這種說法和"卷旗不繳槍"有異曲同工之妙。

和鄧力群相比,習仲勛在政治理念和思想譜系上,處於不同的兩端。如果說鄧力群"左",習仲勛就是"右"。而習仲勛的"右"正是鄧小平和黨內保守派所不能容忍的。據高新披露,1985年,胡喬木和鄧力群等黨內左派向鄧小平彙集胡耀邦黑材料時,曾特別引述習仲勛在書記處討論學潮和自由化問題的講話,指習仲勛有時甚至比胡耀邦還右;習曾以政治局委員身份主導過立法工作,和胡耀邦討論是否允許人大系統設立獨立監察機構,胡耀邦下台後,習仲勛曾托楊尚昆就這個問題的可行性試探鄧小平的口風,鄧小平很不高興地問楊尚昆,習仲勛提這種問題是政治天真還是別有用心?

這兩個例子證明,在黨的政治思想路線上,習仲勛因"政治天真"沒有和黨保持一致,因此後來被鄧小平早早地褫奪了他在黨內的實權地位。習近平會不會重蹈父親"政治天真"的覆轍呢?在父親的理念和黨的原則發生衝突的時候,孝子習近平,是遵循"父子一致的中國傳統",遵從改革派父親及其政治理念呢,還是堅持共產黨信仰,恪守"紅色江山永不變色"的歷史使命?

李光耀對習近平的觀察,可能部分回答了這些問題。2007年,李會見習近平之後稱贊說,習"有強大的感情自制力,不會讓個人的不幸和苦難影響其判斷。"現在看來,父親習仲勛的遭遇,並沒有影響習近平對共產黨和造成這種遭遇的共產黨領導人及體制的"判斷"。毛澤東曾以他的獨斷專行,讓習家受盡苦難,父親還差點喪命,但他仍然不能否定毛澤東,因為否定毛,就是否定黨。

效忠於毛澤東和共產黨,確保父輩打下的江山,永遠掌握在他們手裡,這就是紅二代的共產黨DNA。共產黨DNA,在紅二代中普遍存在,而對毛澤東和共產黨有過認真反思的紅二代,則鳳毛麟角。正是因為這個共產黨DNA,盡管父親劉少奇被毛澤東打為"叛徒、內奸、工賊",匿名慘死在不明之地,劉源和母親王光美仍願意繼續作"毛主席的好學生"。也是因為這個共產黨DNA,薄熙來稱,他還是要照毛澤東的方法行事,盡管父親薄一波在文革時被毛澤東打入"六十一人叛徒集團"的冷宮。

從"父子一致的傳統"看,很多人都想不通這樣一個問題:為何像劉源、薄熙來和習近平這樣的紅二代,父親被毛澤東整得死去活來,經歷了那麼多慘痛的變故,依然對毛澤東懷有深厚的感情?關於這一點,李偉東和姚監復有類似的回答。他們說,毛澤東是紅二代共同的教父,既是精神教父,又是真正的衣食父母;父母給他們肉體生命,黨和毛澤東給他們政治生命,而對他們來說,政治生命才是最重要的,因此他們對毛澤東的感情是分不開的,他們的地位和共產黨的存在也是分不開的。

這些紅二代,首先是"紅旗下的蛋",是黨的兒子,然後才是父親的兒子。當父親與黨有衝突時,共產黨DNA使他們忠孝不能兩全。保江山、保政權是他們的共同歷史使命,如今這一使命落在習近平身上。習近平在孝順父親還是效忠黨的問題上,其實沒有選擇。紅二代已經替他作了選擇,扶他上台的政治勢力和政治派系已經替他作了選擇。習近平如果走父親的路,就是和整個紅二代作對,也是和扶他上台的政治勢力和政治派系作對。(自由亞洲電台粵語部評論 https://www.rfa.org/cantonese/commenta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