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普評論:殲20試飛的後遺症--寫在胡錦濤訪美前

去年一月,中國因美國對台軍售問題而中斷了與美國的軍事交流,計劃中的美國國防部長蓋茨訪華也被擱置。今年一月,蓋茲訪華終於成行。臨行前蓋茲表示,但願此行“更有建設性、更開放”,他還說,美國會注意中國軍力增長,但仍不會稱中國是“對手”。然而,蓋茨的“破冰之旅”因1月11日中國隱形戰機殲20的試飛,而受到重創。

0:00 / 0:00
J20_305.jpg
2011年1月11日,中國首次試飛隱形戰機殲-20。(EyePress)

據美國官員透露,蓋茨於1月11日在北京與胡錦濤會面時,問到殲20試飛情況,胡顯得一臉茫然,問過助手之後,才回答蓋茨說,這次試飛與蓋茨訪華毫無關系,而是預先的計劃。但美國方面卻不這樣認為。美國《紐約時報》認為,這是中國軍方給蓋茨准備的一份“厚重的見面禮”,美國學者蔔大年(Daniel Blumenthal)則指出,此舉根本就是對蓋茨和奧巴馬總統的侮辱。

從外交禮儀來講,在胡錦濤即將訪美之際,用這樣的方式“款待”來自美國的、為胡訪美打前站的客人,中國太無禮。從軍事角度來看,這不像是一個單純的關於成功研發武器的軍事行為。中國方面顯然有它的政治考慮。

如果中國想要借機給美國方面一個下馬威,蓋茲恐怕是最合適的人選。因為蓋茨曾預言“中國要到2020年或2025年才能擁有隱形戰鬥機”。刻意選在蓋茨訪華時用事實教育他,不可小看中國的軍力增長,應是中國方面的政治算盤之一。而事後蓋茨的確承認低估了中國軍事技術進步的速度。

中國方面的另外一個盤算是,藉此增加中國與美國在台灣軍售問題上討價還價的能力。梁光烈在記者會上曾當著蓋茨的面,強烈要求美國停止對台軍售,表示美國對台灣出售武器“損害中方的核心利益”,中國不希望再看到這樣的事再發生。梁光烈還語帶威脅地說,中美雙方都不希望軍事交流因對台軍售而再次中斷。

中國的盤算還有一層意思,就是要通過殲20試飛和正在建造中的航空母艦,展現自己的軍事實力,並警告在南海自由進出的美國海軍,中國有能力有潛力讓世界上最強大的美軍陷於險境。而這正是蓋茲最擔心的地方。

中國的政治盤算顯然有所斬獲。但是用這樣的方式在胡錦濤訪美前向美國展示“肌肉”,絕不是哪一個外交高官或軍事高官所能做出的決策。事實上,在這些政治盤算的背後,胡錦濤接班人、中共軍委副主席習近平起的作用浮出水面。

正是這位王儲先生,被稱為是殲20試飛背後的總導演和總指揮。加拿大軍事雜志《漢和防務評論》總編輯平可夫12日表示:“戲劇般的‘殲20試飛秀’是由中國國家副主席習近平事先安排的”。香港《明報》等媒體報道說,習近平曾於本月初親自參觀了在四川成都軍用機場進行的殲20滑跑試驗。多名網民在網上發信息稱,他們親眼看到全國人大委員長吳邦國、軍委副主席習近平和空軍司令許其亮搭專機到達試飛現場。

習近平作為中央軍委副主席親自指揮殲20試飛,並不值得大驚小怪。奇怪的是,中央軍委主席胡錦濤在試飛的第一時間似乎不知情。而蓋茲說,這不是胡錦濤第一次後知後覺,胡對解放軍海軍艦艇近年的一些“具侵略性”的行動,和2007年試射導彈摧毀太空衛星等事件,事前都毫不知情。這再一次證實了胡錦濤沒有真正掌控解放軍的傳言,不是空穴來風。

可能殲20試飛的總指揮習近平先生會認為這是他的得意之作,但對美中關系的未來發展卻有明顯的後遺症。它將促使美國加速調整對華戰略,美國國防部已經為應對中國的挑戰開始調整戰略,美國國會可能同意軍方增撥預算的要求,美國情報部門也會做出相應調整。它還使本已游離的美日同盟和美韓關系進一步加強,美國空軍近日宣布,將在衝繩的美軍基地臨時部署15家最先進的隱形戰鬥機F-22。另外,台灣要求的F-16C/D戰鬥機軍售案,也有可能就此過關。

但殲20試飛最大的後遺症是,幾乎所有關注美中關系的西方媒體和學者眾口一致地提出這樣的疑問:中國共產黨真的控制著解放軍嗎?中國軍隊中的一些強硬派,一向認為美國是中國的勁敵,相信中國和美國的衝突不可避免。他們在中國外交政策的制定和實施中試圖從幕後走向台前,其危險性不可低估。正如1月16日的《紐約時報》所說,他們“導致美中關系跌宕起伏,其間的損害性對抗不但令奧巴馬總統出其不意,就連胡錦濤主席有時亦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