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普評論:否定“國進民退”,中國官媒為何氣急敗壞?

最近幾個月,中國官方媒體行為怪誕。他們一方面在王立軍、薄熙來和陳光誠三大政治事件上,保持詭異的沉默;另一方面,則開足馬力、提高聲調,萬炮齊轟“國進民退”。

0:00 / 0:00

自從2008年全球發生金融危機,中國政府投資4萬億元救市以來,中國的"國進民退"就成了熱門話題。但從今年3月份起,官媒一邊倒地否定"國進民退",炮轟"國進民退",顯得很不尋常。細觀中國媒體近幾個月的動態,凡是有頭有臉的中共喉舌報紙和雜志,都不甘落後地加入排山倒海般地否定"國進民退"的行列。《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經濟日報》、《環球時報》,《紅旗文稿》、《瞭望》、《求是》、《學習時報》、《人民政協報》、《北京日報》等多家中央媒體發表數十篇文章,力挺做大做強國有企業,批評"國進民退"的說法。

其中,有不少文章氣更是氣急敗壞地把矛頭直接指向西方,認為西方對中國國有企業有"偏見"。這些文章是:"國企'輿論偏見'背後"、"要理直氣壯地做大作強國有企業"、"'國進民退'與事實不符"、'國進民退'是個偽命題"、"從國際金融危機看西方新自由主義"、"西方憑什麼抹黑我國企!"、"'國家資本主義',亂貼標簽用意何在?""別拿'國家資本主義'和中國說事"等等。

據《東方早報》記者披露,這樣的聲討之勢,源出於中共宣傳口的統一操作。記者說,國務院國資委宣傳局一位權威人士告訴他(或她),目前中央媒體的這一輪密集宣傳,屬於統一安排,其目的是宣傳堅持"兩個毫不動搖",即,毫不動搖地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

說西方抹黑中國國有企業,跟美國和英國的有關調查和研究有關。美國駐WTO公使去年12月向美國國會提交了一份關於中國入世十周年的回顧報告,報告稱,中國正在日益緊密地擁抱國家資本主義,和入世時的承諾背道而馳;而英國《經濟學家》雜志今年1月21日刊發了一組文章,批評中國搞"國家資本主義"。此外,今年2月28日世界銀行和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發布的《2030年的中國》報告說,中國需要進一步減少政府對經濟的干預,讓民營企業參與更多競爭。

這些外國報告讓中國政府很不爽。國資委官員季曉南4月6日在《經濟日報》發文稱,要警惕有人以反壟斷為名醜化國企。他說,我們對國有企業進行的善意批評和改革建議應該持歡迎和支持的態度,但要警惕有人借反壟斷為名醜化國有企業,對不負責任的攻擊言論要理直氣壯地給予批評和駁斥。此言一出,立即遭到眾多網民的冷嘲熱諷。有的說,醜化國企是很難的,因為實在是太醜了;有的說:如此形像,何須他人"醜化"——季主席的"革命警惕性"實在是高。

但這位季主席的"革命警惕性",和最近晉升為中航工業集團董事長的林左鳴相比,實在是小巫見大巫。根據4月11日的《中國航空報》,林在就職演說時說,目前國內有股唱衰整垮國有企業,反對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力量,他們得到國際上敵對勢力支持,國際上敵對勢力就想先搞垮國有經濟,再搞垮軍隊。所以國有經濟私有化、軍隊脫離黨的指揮搞國家化,都是當前國際上敵對勢力搞垮黨執政基礎的陰謀。作為中央企業的黨員干部,必須對此保持高度的警惕,必須用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改革措施來粉碎國際上敵對勢力的陰謀。他還說,我們必須認識到,在新時期,鞏固黨的執政基礎有兩支重要力量,一支力量是人民軍隊,還有一支力量就是國有經濟。

林主席的表白點出了中共官媒為何萬炮齊轟"國民進退"的根本原因。為保證永久執政,中共必須依靠槍杆子、筆杆子及壟斷的國有經濟。壟斷國企對中共專政的重要性,絕不亞於槍杆子和筆杆子。這就是為什麼中共副部級以上的干部,定期與大型或超大型中央國企的老總互換的基本原因。據一位經濟學家說,目前國企中有43家享有部級待遇。

有一位太子黨曾准確地概括中共搞經濟改革的本質——卷旗不繳槍,意思是說,無論改什麼,中共領導絕不能放棄。而中共的軍事武裝、輿論控制和壟斷國企,就是中共永久執政賴以生存、絕不放棄的三大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