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普評論:不培植反對黨,中國很危險

博訊網站於六月初刊出一條來自北京的報道,題為“太子黨接掌十八大,中共高干揚言組黨競爭”。文中提到,一位現任部級干部對中共黨內現狀相當不滿,他說,“18大”以後,如果太子黨繼續為了他們利益集團的利益而罔顧民眾,他不排除和一些黨內有識之士站出來,重新組織政黨,和腐敗的共產黨來一個公平競爭。這個消息無從證實,不過這樣的看法,卻並非獨一無二。

譬如,體制內作家顧曉軍於2月初在博客中國發了一篇文章,叫“反對黨,反對派是遏制腐敗的苦口良藥”。該文直截了當地說,執政黨應當培養反對黨,反對派,並以此遏制腐敗。他提出以下幾條理由:第一,自己的肉,自己護疼。無論怎樣的黨內民主政治制度,怎樣的反腐倡廉制度體系,都沒有反對黨,反對派,來得干脆,堅決。第二,現在的多黨合作,實際上是民主黨派看執政黨的臉色吃飯。在參與合作的在野黨中,有點骨氣的,還敢說幾話真話;沒骨氣的,干脆就是應聲蟲。第三,沒有全社會的民主,執政黨內的民主政治,實際上是一句不疼不癢的空話。同時,這也是對黨外人士的不公。

從網友們對這兩篇文章的反應來看,那位現任部級干部和顧曉軍的看法代表了不少普通民眾和沒有後台的中共干部的想法。普通民眾和普通干部都很清楚,要當今胡錦濤統治下的中共執政黨培養反對黨很難。這可以從胡錦濤不能容忍不同政見者,封殺輿論,以言治罪看出。

反對黨問題一直是中共執政領導人最忌諱的問題。從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到胡錦濤,無一例外。毛澤東雖然嘴裡也說,要允許黨外有黨,黨內有派,但是事實上他絕不容許黨外勢力挑戰他的“黨天下”。1957年反右時,民盟中央的儲安平只不過說了幾句批評中共的大實話,就被打成頭號大右派,被整得生不見人死不見屍。

鄧小平時代,魏京生提出第五個現代化,被認為是對中共一黨專制的挑戰而被判坐了十五年的牢房。鄧小平還多次申明中國決不搞多黨制。江澤民時代更是無所不用其極地打擊對中共一黨專制的挑戰勢力,把民間成立反對黨的任何嘗試和企圖,都扼殺在萌芽狀態。而胡錦濤政權重判劉曉波和其他異議人士,屢次重申決不搞西方的多黨制,也像他的前任一樣,顯示了中共歷代領導人對反對黨問題的一貫的忌諱和恐懼。

在反對黨問題上,趙紫陽是建政後中共領袖中的異數。根據杜導正撰寫的《趙紫陽還說過什麼?》,趙紫陽早在2000年就指出,“我們現在不培植反對黨,一旦垮了,國內會大亂的,這是最危險的。現中央不考慮這一點,不願看到這一點。” 趙紫陽的話絕不是危言聳聽。

趙紫陽在十六年的軟禁生涯中,通過大量的閱讀和思考,以及對中國時局和現實走向的把握,曾經准確地預見到,中國的國有資產將會迅速集中在以權力和特權結合為一體的權貴手中;中共不搞政治改革,腐敗不可遏制,執政黨手足無措;中國經濟越發展,政治越專制;權貴和普通民眾之間,形成對抗性關系,民眾將把他們看作革命對像,有朝一日可能爆發劇烈的鬥爭;等等。趙紫陽的一系列預言,均被後來發展的事實所征明。他的不培植反對黨,中國很危險的論斷,很有可能會再一次“不幸而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