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普評論:溫家寶的悲哀

10月26日,就在中共歷經一連串政治地震,十八大即將召開的敏感時刻,《紐約時報》發表了一篇調查長文,披露中國總理溫家寶家人在過去幾年中,積累了高達27億美元的巨額財富。這篇長文在驚魂甫定的中國政壇又投下了一枚重磅炸彈。

0:00 / 0:00

溫家人非常富有,在北京的大街小巷,早就不是新聞。但《紐約時報》報道的細節,和那個老百姓無法想像的天文數字,還是令人震驚。對溫家寶來說,該來的終於來了,而且是在這樣的時刻,溫家寶應當早有對策。果不其然,溫家寶很快出台一個四點回應,他的親屬也透過律師迅速發表聲明,反駁《紐約時報》的報導。

從溫家寶的回應和律師聲明來看,溫家寶對自己家人積累的巨額財富,顯然說不清道不白。首先,他說不清他母親是否持有價值1.2億美元的平安保險。溫家寶說,老太太靠工資和退休金生活,但《紐約時報》亮出了溫母2007年持有平安保險的簽字單和身份證,而溫家友人段偉紅卻說,那是她找人代持,自2008年起就都回到她的名下。段的前半句顯然是假,找人代持找到溫總理的高齡母親,這等假話只能騙三歲小孩,但後半句顯然是真。綜合三方的陳述,全部的真相應當是:2007年,溫母曾持有平安保險股份,2008年轉到段偉紅名下,而現在溫母靠的是工資和退休金。這說明,關於溫母是否富有的問題,溫家寶只說了三分之一的真話。

溫家寶還說不清楚,為何他任總理期間,他的家人,包括母親、太太、兒子、女兒和弟弟,會變得如此富有。如果溫雲松是普通人的兒子,他母親是普通人的母親,他們能在短短幾年之內如此暴富嗎?這中間的相關關系,溫應當最清楚不過了。但他說他家人從事的都是合法買賣,這個解釋無法讓人信服,因為誰都知道,中國的法在權貴和平頭百姓之間,從來都是站在權貴一邊的。

再有,溫家寶也說不清楚為何他對家人不滿卻不願約束家人。《維基解密》公布的一份2007年的外交電文顯示,"溫家寶對家族成員的商業活動非常不滿,但他既沒有辦法、也沒有願望去阻止他們。"為什麼溫家寶不去約束他們?溫曾屢次要求官員財產公布法案早見陽光,難道他知道反正這個法案見不了陽光,所以他家人以他的名義牟利算不到他的頭上?這究竟放映了溫家寶的人性弱點,還是反映了他在這個問題上的虛偽?

現在的溫家寶如臨萬丈深淵,不排除他會因此而中箭落地。可惜的是,溫家寶一直被看作是黨內進步力量的代表,是中共高層唯一的十年如一日力主改革的人。今天,我們應當如何看待溫家寶的改革主張和他家人藏有巨額財富的矛盾?我的一名北京友人曾和胡德平討論過溫家的巨富問題。胡德平說,高層這些人沒有一個是干淨的,但我們現在要看的是,他的政治主張是推動中國向前走還是向後退。我對這種說法,深以為然。

主要理由是,中共腐敗是制度性腐敗,凡是在這個制度下為官的人,幾乎不可能潔身自好,要生存,首先就要同流合污。關於這一點,鮑彤說得最實在。他說,如果他也在這個環境或制度下做官,他也一定腐敗。在這個不腐敗就不能生存的制度下,溫家寶和那些既腐敗保守又反普世價值的政治勢力是有區別的。他為政治改革發聲,雖然僅僅是發聲,其努力也值得肯定。

很多人認為,溫家寶樂此不疲地高喊政改和普世價值是在做秀。但是,做這種秀,在敵視普世價值的中共高層和寧左勿右的政治氛圍中,是有極大風險的。在過去的幾年中,溫家寶一直是9常委中的絕對少數派。他經常被官方媒體不點名批判,他的關於政改的講話經常被屏蔽,就說明他樹敵很多。這一次《紐約時報》的猛烈爆料,明顯是溫家寶的政敵所為。

面對這場Sandy颶風,溫家寶會如何應對呢?據明鏡網報道,溫家寶表示,"不管怎麼樣,我必須向人民說清楚,我要求我的家人交待清楚,我准備為此承擔責任,即使作為一個犧牲者"。看來,溫已經做好了犧牲的准備。但是,如果這個中共高層唯一的為改革發聲的人,被家人說不清道不白的巨額財富拖拽,被無官不腐的汪洋大海淹沒,被越演越烈的黨內鬥爭犧牲,那就不僅是注重歷史留名的溫家寶的悲哀,更是中國進步力量的悲哀。(自由亞洲電台粵語部評論 https://www.rfa.org/cantonese/commenta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