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普評論:一個危險的動向--談中國軍方強硬派從幕後走向前台
2010.11.10
劉亞偉說,在他所研究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影響決策的過程中發現,人民解放軍的戰略思想家們,過去一般是通過中國政治黑箱發揮作用,但是近年來已經從幕後走到了前台。他舉例說,一些中國軍事暢銷書作者和軍事評論員在公眾視野中曝光率越來越高,他們受到中央電視台的邀請,上鏡頭發表軍事評論,其中相當多的言論反映出視美為敵的情緒。他把軍方試圖影響對美決策的動向稱作 “人民解放軍共識” (PLA Consensus)。
劉亞偉關於 “人民解放軍共識” 的說法,不是危言聳聽。反應這一共識的言論在中國軍事網站,像三軍論壇、軍事論壇、強國網、軍事天地網等,隨處可見。其中一些網帖赤裸裸地表達了中共軍內的著名學者和高級將領普遍對外交部長期主導中國對外決策不滿,特別是在涉及主權領土、利益爭端、軍事國防等方面,他們認為外交部長期由溫和派主導,蔑視軍隊的意見,其僵化路線使中國錯失了一次又一次擺脫外交被動的良機,一次又一次失去在領土和利益爭端中掌握主動的契機。
令人擔憂的是,這些軍內的學者和將領們試圖用強硬的語言公開向外界宣示他們的強硬主張,以增加他們的話語權。他們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有前國防部長遲浩田上將、中國國防大學防務學院院長朱成虎少將、原解放軍防化學院院長徐光裕少將、中國軍事科學學會副秘書長羅援少將、空軍上校戴旭等,也包括職業軍人總參謀長陳炳德和副總長馬曉天等人。有人說,這不過是幾個軍官在制造一點噪音而已。其實不然。這些人和他們所代表的一種理念和主張,已經形成了中國軍方強硬派。
軍方強硬派不僅要增加話語權,還要影響中國政局。他們在近幾個月對中國軍事、外交乃至國際政治問題進行表態,其強硬風格一反溫和派主導的中國外交部,令外界瞠目結舌。譬如,8月12日,羅援在 《解放軍報》 發表評論,談美國與韓國的聯合軍演時說,“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這篇措辭嚴厲的評論被廣泛認為代表了中國軍方的強硬立場。9月24日,朱成虎在新加坡的一次會議上,嚴厲斥責日本前副外相田中均為日本處置釣魚島爭端所做的辯護,其風頭大大蓋過了與會的中國前外長唐家璇。11月3日,總參謀長陳炳德高調批評西方頒發諾貝爾和平獎給劉曉波的人權政策,等等。
這種解放軍將領介入外交和國際政治事務的嚴重反常現像說明,胡錦濤領導的文人政府已經無法掌控軍方強硬派。如今,就連什麼是中國的核心利益,也是軍方說了算。據華府一位中國問題專家披露,在南中國海問題上,中共的文人政府跟美國談判時,從來沒有把南海提出來當成中國的國家利益,而是由中共軍方人士向美國提出,南中國海是中國的核心利益。這個例子更證實了我在上篇評論中所作的分析,習近平之所以打破常規加速接班,是因為胡錦濤這個中共總書記已經指揮不動軍方強硬派這些 “槍” 了。
總之,中國軍方強硬派從幕後走向前台,向世界發出了極為危險的信號。他們試圖通過影響輿論、制造民意,散布極端民族主義情緒、干擾決策等方式來干預政治,對世界和平具有直接的破壞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