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普評論:溫家寶“跌入”腐敗的制度陷阱

《紐約時報》最近連發三篇文章,披露溫家寶家族在過去幾年中積累了巨額財富。溫家寶至此陷入從政以來最危險的境地。十年積累的民望跌至谷底,渴望青史留名的可能性正在迅速消失,而他十數次呼吁政治改革的動機和誠意,也被嚴重質疑。

0:00 / 0:00

早在幾年前,就有一種說法,溫家寶呼吁政改,是為了掩蓋其家族腐敗。相信這種說法的老百姓,現在越來越多。在十八大期間,一位大陸網友征集到600個民眾關心的問題,名列第二的就是"溫家寶家族的巨額財產,為什麼不解釋?"這表明,中國老百姓對溫家寶高談政治改革和反腐,家人卻瘋狂斂財,非常憤怒,急需溫家寶做出解釋。

溫家寶不斷呼吁政改,到底是不是為了掩飾自家的貪腐行為,他本人已經有口難辯,就連一向支持他主張的自由派學者也難以說清。我個人這幾年來一直在跟蹤溫家寶在黨內極為孤立、不斷招致封殺的處境下,為政改發聲的軌跡,因而相信溫家寶呼吁政改是希望中國進步。我們不能因為反對溫家寶家族瘋狂斂財,也反對溫對政改主張的一貫堅持;但是也不能因為支持溫的政改主張,就對他家族靠裙帶致富視而不見。

不管溫家寶呼吁政改的動機是什麼,溫家寶要為自己洗刷腐名都必須證明,第一,他個人是清白的;第二,他家人的巨額收入都是合法的;第三,他家人斂財和他毫無關系。

關於第一點,要證明並不難。溫家寶只需公開亮出他的工資收入和其他財產,就可證明他個人是清白的。除了黑色收入,溫家寶本人可能連灰色收入都沒有。在溫家寶那樣的高位,幾乎所有開銷都由公家包了,他無須更多收入。在這一點上,溫家寶很容易做到理直氣壯。這就是為什麼他多次表示願意首先公開自己的財產,還多次建議,立即全面推行黨政官員財產公開制度。

關於第二點,溫家寶要證明自己家人的巨額收入都是合法的,出示所有交易單據,恐怕也不難。溫家寶已經屢次寫信給中共高層,要求對他及其家人進行獨立調查。中共相關機構早就對溫家寶家族的貪腐行為,多次進行嚴密調查,結果並沒有發現任何貪腐證據。

但是要證明家人斂財和他毫無關系,就難於上青天了。溫家律師說,溫家寶"從未在家人的經營活動中起任何作用,更沒有因家人從事經營活動對他制定和執行政策產生任何影響"。但是溫家寶無法解釋,為何溫家在他任職期間,變成中國名列前茅的巨富家族?為什麼全家老少都持有平安保險股份?為什麼平安保險老總馬明哲將北京平安大廈一層樓送給夫人張蓓莉作辦公地點?為什麼溫公子用私募基金為手段,可以在短期內快速席卷中國國企和金融資產,又搖身一變成為高科技大國企副老總?

中紀委於1997年和2010年出台和修訂的《中國共產黨黨員領導干部廉潔從政若干准則》,規定了廉潔從政七大規範52個不准行為,其中有,不准"默許、縱容、授意配偶、子女及其配偶、其他親屬以及身邊工作人員以本人名義謀取私利"、不准"為配偶、子女及其配偶以及其他親屬經商、辦企業提供便利條件,或者黨員領導干部之間利用職權相互為對方配偶、子女及其配偶以及其他親屬經商、辦企業提供便利條件",等等。

諷刺的是,"52個不准"之行為在黨內異常普遍,中共干部的配偶、子女、身邊工作人員利用干部名義和職權謀利的現像比比皆是。既然人人如此,溫家寶何須對自己家人嚴苛呢?從維基泄密的消息看,溫家寶對家人瘋狂斂財,縱然沒有"授意"之罪,卻有"默許""縱容"之嫌。現在溫心急如火,說要公布家產,高層卻不許他公布。溫家寶當真是"跌入"腐敗的制度陷阱,跳進黃河洗不清。

雖說中紀委的"52個不准"就是裝裝樣子,但中共要整誰,還是可以用它作武器。《蘋果日報》評論員張華指出一種可能性,習近平處理完黨內"走老路"的最大左派薄熙來,有可能會拿"走邪路"的最大右派溫家寶開刀,為反腐祭旗。溫家寶是在腐敗的制度陷阱中沉淪到底,還是采取破釜沉舟之大動作,強行推動官員財產公布,值得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