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普評論:不管槍,不禁槍,美國人民還要付出多少生命的代價?

12月15日清晨,看到報上頭條消息,康州Newtown一家小學20余名小學生和老師在槍手的猛烈射擊下送命,我的第一反應既憤怒又悲哀:“為什麼不管槍不禁槍?美國人民還要付出多少生命的代價?”我相信,當人們看到報上披露的死難者大多是6歲到7歲的孩子,有的甚至身中11槍時,一定和我一樣,憤怒而又悲哀。

2012.12.19

 

美國總統奧巴馬就很悲哀。當他聽到這個消息時,立刻流下痛心的眼淚。12月16日晚,奧巴馬專程去康州Newtown參加死難者的祭奠活動並講話。據白宮透露,這個講話稿子是奧巴馬自己起草的。奧巴馬說,星期五是他任美國總統以來最難過的一天,而此行是他任內第四次參加濫射慘案追悼會。他問在座的悲痛欲絕的父母親們,也問自己:“我們是否做了足夠的努力讓孩子們安全?顯然,我們做得不夠”。

是的,美國政客們在管制槍支的問題上,做得太不夠了。執政的民主黨不積極推動槍支管制立法,在野的共和黨贊成合法擁槍權而反對任何行動。兩黨對管制槍支的相互扯皮難道不該為這些孩子的無辜死去負責嗎?難道人民的安全不應當成為政客競選乃至執政的第一議題嗎?美國人民已經付出了太多的生命代價。華盛頓兩黨應當立即采取行動,不能再讓這樣的人間慘劇發生了。

大家都知道,管制槍支問題在美國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問題,不僅涉及到美國的槍支文化,更涉及到美國憲法規定的民眾擁槍的合法權利,而這兩點造就了美國最強有大的院外游說集團全國步槍協會(NRA),任何一個政客在競選時都不得不考慮這個具有430萬會員的協會所代表的選民利益。但是,正如奧巴馬所說,所有這些復雜的原因都不能作為政府不作為的借口。

一個2.5億人口的國家,2億多支槍到處泛濫。死於槍擊的美國人,竟是其他發達國家的20倍!濫射事件不僅屢屢發生在學校,也發生在工作場所、醫院、商店、大街、警察局。如此下去,美國何處有安全?何人有安全?紐約市長彭博譴責這些濫射事件說,這真是荒謬至極,美國人用槍自己殺自己!

華盛頓有一位政客建議,要對付濫射,保護學生,學校校長和老師都應當持槍。最荒誕、最本末倒置的觀點莫過於此。如果人人持槍,以暴易暴,用槍用暴力解決衝突,美國不就成了一個大屠場(killing field)了嗎?難怪有民眾不無諷刺地說,政客們也應當拿著槍去國會山議政。

康州小學屠殺事件的發生,再次激發美國民眾要求管槍的洶湧民意。到目前為止,已有10萬余名民眾簽名要求政府立法嚴格管槍,杜絕這樣的悲劇再次發生。但ABC的17日的民意調查顯示,44%的民眾贊成制訂更嚴格的控槍法規,而32%的民眾反對。這樣的比例顯示,要在美國通過任何有意義的槍支管制法律,都不是一件易事。

事實上,是否應當管制槍支,歷來是美國最敏感的政治話題。美國憲法中第二條修正案“人民有持有和攜帶武器的權利”,是槍支管制立法難以通過的主要原因。對此,我剛剛看過的電影《林肯》或許能提供某種啟示。150年前,在南北戰爭的硝煙中,美國總統林肯為了廢除美國憲法中虛偽的“人人生而平等”卻把黑奴排除在外的條款,在本黨的激進共和黨人和保守的民主黨人特別是南方蓄奴莊園主的抗拒下,進行了艱難的游說,最後以兩票之差贏得了廢除奴隸制的第十三條憲法修正案的勝利。

如果當年的林肯及其後來的總統們均墨守美國憲法之成規,美國黑人可能至今仍然生活在奴隸制的地獄中。同樣,200多年前麥迪遜提出的關於持槍權利法案的歷史條件,如民兵面對專制的殖民政府,已經發生了變化,那麼該法案是否仍然適用今天?這個問題應當開展全民大討論。

奧巴馬在追悼儀式上表示,“我們不能讓這樣的慘案繼續沒完沒了的發生。我們必須采取行動”。奧巴馬將采取什麼樣的行動,這些行動管不管用,值得觀察。但可以肯定,如果奧巴馬不能采取任何有意義的行動制止槍支濫用,這樣的人間慘劇還會不斷發生。(自由亞洲電台粵語部評論 https://www.rfa.org/cantonese/commentaries)

 

新增評論

請將評論填寫在如下表格中。 評論必須符合自由亞洲電台的 《使用條款》並經管理員通過後方能顯示。因此,評論將不會在您提交後即時出現。自由亞洲電台對網友評論的內容不負任何責任。敬請各位尊重他人觀點並嚴守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