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普評論:習近平打左燈向右轉?

0:00 / 0:00

習近平上台不過5個月,曾經希望他能像其父習仲勛一樣大膽推動政治改革的大陸知識分子和老百姓,大失所望。有不少人感嘆,沒想到習近平比胡錦濤還保守還左。

的確有不少跡像顯示,習近平在上任的這幾個月,在思想路線、政治理念和治國理論上,公開擁抱"左"的主張。他在幾次講話中強調,不管改什麼,有三個不能改。即,毛澤東思想作為黨的主導思想不能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不能改,一黨專政不能改。他的"新南巡講話"透露了他對蘇共崩潰的左傾政治立場,認為中共應吸取其教訓,絕不能搞自我否定,不能否定中共歷史,不能否定毛澤東,不能否定鄧小平。

至於理論上,有資深北京觀察家認為,習近平要搞張木生他們提出的新民主主義。如果說張木生和劉源的新民主主義主張屬於中左,那麼習近平提出的一些主張則比中左還要左。習說,改革後三十年不能與改革前三十年割裂,這種提法已經在民間引起輿論嘩然,人們問,如果習近平肯定改革前三十年,是否要肯定給中國人民帶來巨大災難的極左運動反右、大躍進和文化大革命?

關於習近平的"左"的主張和宣示,有一種解釋,說習近平在學鄧小平,打左燈向右轉,認為他這樣做是為了安撫黨內保守派,為了鞏固權力;一旦權力鞏固,他就會大刀闊斧地推動改革。

這種說法有幾個問題。首先,在政治體制改革方面,鄧小平從來沒有打左燈向右轉。在上世紀80年代的經濟改革和對外開放問題上,鄧小平和黨內計劃經濟的頭面人物陳雲及李先念、姚依林等,有深刻矛盾和嚴重分歧。鄧主張發展私有經濟、市場經濟、引進外資,而陳雲等則主張堅持計劃經濟;為了推動經濟改革,鄧小平的確使用了一些模糊的語言,諸如特色社會主義等,明修棧道,暗渡陳倉。有分析說,這就是鄧小平的戰略思想:在追求資本主義經濟改革的同時,用社會主義修辭來安撫共產黨人。

但是在政治改革問題上,鄧從來立場堅定,信念清晰。鄧雖然認為中國政治體制需要改革,也有心改革,但是他的改革指的是工作制度、組織制度、工作方法、工作作風等行政方面的改革,而不是民主化現代化的改革。用趙紫陽的話說,鄧小平對現行政治體制的運行不滿意,因此真誠的主張政治改革,但是鄧的改革,"是在堅持共產黨一黨專政前提下的改革,改革正是為了進一步地鞏固共產黨的一黨專政。任何影響和削弱共產黨一黨專政的改革,都是鄧堅決拒絕的。"在這個意義上,鄧從未打左燈向右轉。更何況他在黨內一言九鼎,和其他元老在政治改革走向上,在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特別是堅持一黨專制方面,有高度的默契和共識,他根本用不著打左燈向右轉。

至於習近平,他現在的左的言行,是否在打左燈向右轉呢?在我看來,習的言行及其表露出來的政治理念,目前沒有任何向右轉的跡像。習的理念,既包含著鄧小平式的實用主義,同時也反映了他個人的真實信仰。一方面,習和鄧一樣,認為毛澤東締造了中共的合法性基礎,否定他就是否定中共;習也和鄧一樣,認為堅持共產黨的領導是根本,任何削弱這個根本的改革,習也不會搞。習說,"有些不改的,不能改的,再過多長時間也是不改",還指責有人把改革定義為往西方普世價值和政治制度方面的改革是偷換概念。在這方面,習近平像極了鄧小平。

另一方面,習近平又像是一個堅定的true believer。習說過,馬克思列寧主義和毛澤東思想不能丟,丟了就喪失根本。從習近平言必稱毛澤東看,毛澤東不僅從根本上塑造了習的語言風格和思維方式,更塑造了他的政治理念和政治信仰。正如梁京所指出的那樣,習很可能是個真誠的、不可救藥的毛式馬克思主義者。

那麼,習近平在權力鞏固後,有沒有可能大刀闊斧地推動憲政改革呢?如果習的政治理念不變,答案肯定是"NO!"。而一旦習近平成為一言九鼎、堅守左傾理念的政治強人,對中國的政治進步絕對不是好事。至於今後幾年可能發生的局部或全局性危機,會不會迫使習放棄左的政治理念,擁抱普世價值理念,帶領中國融入人類文明主流,則是一個值得觀察的變量。(自由亞洲電台粵語部評論 https://www.rfa.org/cantonese/commenta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