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延海評論:中國污血案源於閉關鎖國政策
2013.04.01
10年前,中國中原地區爆發大規模艾滋病病人死亡事件,特別是在河南省。中國政府一直似乎掩蓋艾滋病流行和病人死亡的真相,百般壓制媒體報道和社會救援行動。
在國內外輿論壓力下,2002年12月26日,在全國人大常委會上,當時的衛生部長張文康終於承認,“1995年前後因不規範和非法采供血活動造成的艾滋病傳播,涉及全國23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重點村供血漿人員的感染率一般為10%~20%,最高達60%。目前發病和死亡病例已相繼出現,給當地人民的生產生活和社會安定造成不良影響。”
血液污染導致的艾滋病流行,不僅出現在有償供血漿人員中,也出現臨床接受輸血的病人中,更出現在使用血液制品的血友病人中。中國污血案源於愚昧的閉關鎖國政策。
當艾滋病開始在全世界流行之際,中國政府卻認為艾滋病不會在中國蔓延。1985年,當北京出現中國第一例艾滋病患者後,衛生部疾病控制負責官員在衛生部機關報《健康報》撰文表示,艾滋病不會在中國蔓延,因為中國沒有同性戀者,中國沒有吸毒人員,中國有傳統道德觀念和良好的初級衛生保健體系。
科學上的無知,導致中國政府出台的艾滋病防治基本是把艾滋病當作外國人的疾病來防範,艾滋病被理解為外國人的疾病,被中共宣傳部門描繪為西方的疾病或資本主義生活方式的疾病。
1987年,中國出台政策,要“把艾滋病拒之國門之外”,限制外國感染者入境,限制血液制品進口中國。但是,中國長期不對國民獻血或賣血進行艾滋病檢測,導致後來震驚中外的河南艾滋病村或中原血禍。
1992年,在河南省衛生廳的發動下,河南省全省辦起很多單采血漿站,各縣的醫院、防疫站、婦幼保健院、軍隊醫院、工礦醫院等紛紛辦起血漿站,大肆采集農民的血漿,並把血球回輸給有償獻血漿人員。但因為衛生官員認為河南農民血漿很干淨,不存在艾滋病,所以不僅大肆采集血漿,而且對獻血人員不做任何艾滋病檢測,導致艾滋病病毒迅速在獻血漿人員中蔓延,出現世界上最為迅速的艾滋病流行。
被艾滋病病毒污染的血漿,送到血液制品生產廠家後,用於生產各種血液制品。因為認為艾滋病是外國人的疾病,中國90年代中期生產血友病人使用的凝血因子的生產工藝缺乏病毒滅活程序,不能殺滅血漿中污染的艾滋病病毒,導致產出的凝血因子被艾滋病病毒污染,而致大量長期服用這些血液制品的血友病人被艾滋病病毒感染。
臨床輸血也不檢查艾滋病,導致大量輸血人員被感染,其中很多人是婦女和兒童。污血案受害感染者采取各種維權抗爭行動,要求賠償、醫療和照顧好自己的孩子。
盡管中國現在加強血液安全管制,要求獻血檢測艾滋病,同時也開放外國感染者入境,但中國現在卻開始了一個新的危險政策。“把艾滋病拒之於國外之外”的政策失敗了,但中國現在卻開始實施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全面的監控和管制政策,把疾病患者定義為社會的或政治上的危險分子,加劇了社會對疾病患者的歧視和排斥。
中國政府需要吸取當年意識形態掛帥、把艾滋病看成西方腐敗生活方式疾病的慘痛教訓,要尊重公共衛生科學和人權,學會通過公共衛生教育,尊重個人的自由和選擇,教育人民學會生活在一個有艾滋病的世界裡。中國政府不應該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當成政治假想敵,而應該充分尊重個人自由,保護好個人隱私,鼓勵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積極參與各項艾滋病防治工作。(自由亞洲電台粵語部評論 https://www.rfa.org/cantonese/commenta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