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延海评论:民主人士需要为人民服务
2011.01.03
在挪威出席颁奖礼的香港支联会副主席李卓人对自由亚洲电台记者表示,刘晓波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对今后推动中国民主运动有帮助,他所起草的《零八宪章》成为焦点,刘晓波为此被中共以“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判处入狱11年,《零八宪章》成为基本人权及价值,对他们在大陆及香港推动有很大帮助,因为这是全世界肯定的事。
我支持李卓人的意见。我多次表示过,和平奖已经成为中国民主化进程的催化剂,但和平奖不能代替民主化进程中的具体工作。我们如何通过具体的工作推动中国启动民主化进程呢?
我认为,首先,民主运动的团体在思想上要达成共识,减少分歧,确认民主、宪政、法制的普世价值,而《零八宪章》成为中国民主转型时期的共识文件。同时,需要确认联合国人权宣言的精神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意义。
为此,中国国内外的民主运动团体和人士,需要建立政策性的工作机制,包括团体内部的政策研究机制、团体之间的信息通报和策略研讨、以及民主团体开展政策研究和工作的能力建设。从一些海外民主团体提出的政治主张来看,已经和中国社会严重脱节,无法实现公众教育和社会动员的目标。
民主团体和人士需要把精力放在社会基层的教育和动员上,鼓励大众参与和自己利益相关的事务,鼓励不同利益群体参与决策过程和维护自身权益。不要把精力耗费在对中共领导人的期待上。中共会否启动民主或政治上更加容忍,对民间社会来说,是可遇而不求的事情。我们可以创造条件,鼓励中共的变化,比如《零八宪章》提供社会不同派别和社会阶层的参与。
近年来,通过网络上的动员和串联、访民行动、以及维权律师和各种社会群体之间的联系,中国民间社会已经形成了初步的民主和维权力量的聚集,也出现了“围观改变中国”口号下的街头行动。比如,在中文推特上,云集了体制内外、国内外、70年代到本世纪出现的各种社会力量。但综观网络上的言论和街头的口号,我们依然无法看到广泛的社会参与,我们无法理解民主中国将是如何治理的。
中国民主运动需要从“聚集”和“围观”中走出新的一步。我认为,聚集起来的推特网友、维权律师和访民群体等力量,需要主动、有策略地走进不同的社会群体里,了解不同社会阶层和利益群体的情况,听取人民的意见,参与到积极为人民服务的行动中去,现在就为民主运动和民主选举争取选票。
民主团体和领导人们,需要动员自己的成员和支持者,参与到所在地区的社会调查和社会工作中去,既密切联系群众,又锻炼自己的能力,建立政党政治的群众基础。
民主运动需要青年人的参与,需要提供青年人参与的机会,培养青年人和发挥青年人的创新和领导作用。在民主团体的呼吁下,遵循志愿精神,我们可以再次发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号召吗?
必须要求国际社会在中国停止自我政治审查,要求国际组织和民主国家政府,在中国公开地支持民主力量的成长,支持民主工作能力的发展,而不是目前把对华援助资金主要放在中国政府的口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