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苑艺坛:金狮奖得主贾樟柯访谈

中国新一代导演贾樟柯凭《三峡好人》一片,夺得本届威尼斯影展最佳电影金狮奖。他接受本台专访时指出,导演娄烨因把未经当局审查的电影《颐和园》拿到法国参加康城电影节,而被处罚5年内不得在中国拍摄电影是不可思议,他认为这是与国家的开放政策背道而驰。(谢芊芊报道)

2006.11.22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WhatsApp


JiaZhanke2006_Italy_200.jpg
贾樟柯今年九月凭电影《三峡好人》夺得意大利威尼斯影展最佳电影金狮奖。 (法新社)









近年在国际影坛备受触目的中国年青一代导演贾樟柯,今年九月,凭华语电影《三峡好人》夺得意大利威尼斯影展最佳电影金狮奖,成为威尼斯影展史上最年青的金狮奖得主。

现年三十六岁的贾樟柯出生于山西省汾阳市,1997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长期以独立电影人的身份活跃于中国影圈。他在九七年摄制的首部故事长片《小武》,即广受好评,法国《电影手册》评论《小武》这部电影摆脱了中国电影的常规,是标志著中国电影复兴与活力的影片。而贾樟柯在二千年摄制的《站台》则分别获得威尼斯影展最佳亚洲电影、法国南特三大洲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等多个奖项。

贾樟柯的作品大多反映中国基层人民在社会变迁中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手法平实朴素,关注小人物的个人生命经验,亦不忘反思社会变化带来的种种冲击。

他这次获奖的电影《三峡好人》,便以中国在长江三峡进行建坝工程,大规模迁移长江两岸居民为背景,讲述两对夫妇,在困难的生活环境下如何解决遇到的感情困扰。

最近贾樟柯来香港与大学生见面时,谈到他在三峡城市奉节拍摄《三峡好人》期间,深深感受到老百姓顽强的斗志,令他在影片中刻划的人物跟以往作品有所不同,以前他作品中人物多是在命运的掌控下无能为力,但《三峡好人》的主角尽管遭遇困境也能勇敢做出选择,体现了做人的尊严。

JiaZhanke2005_Fr_200.jpg

贾樟柯表示,自己成长于基层社会,廿三岁前一直在经济落后和较为封闭的农村生活,后来到了北京读书,那时北京经过了八九年的政治风波和九十年代初的经济呆滞期,亲身体验到经济高速发展所带来的生活变化,从而影响到自己的创作风格。

在中国大陆有人批评他的电影出卖中国人的苦难,又指他专拍摄社会的边缘人,贾樟柯对此提出反驳,他说:“这些评论令我感到很伤心,目前大部份中国人的生活仍十分艰难,要因陋就简,就以自由度来说,一个居住在县城的人是很难申请到护照,这次《三峡好人》在海外获奖,原本希望带同片的男主角,即我的表弟一起到威尼斯出席影展,但表弟不是城市居民,是一名矿工,我们花了两个多月的时间,都无法为他申领到中国的护照,非城市居民至今仍受制于种种不公平的政策和待遇,让人感到难过。我把生活中感受拍到电影里,怎可说是出卖中国人的苦难呢?中国十三亿人口中,有十亿仍没有城市居民身份的的人,过著很艰辛的生活,那么我拍的电影人物怎可说是社会的边缘人呢?说他们是社会的主体才对!”

对于近年中国一些已成名的导演都倾向拍摄一些脱离真实生活的大制作,贾樟柯认为华语电影失去本土色彩、地域感是一个担忧。他说:“香港电影也面对这个问题,自CEPA(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实施后,香港电影为了进入大陆市场,便几乎每部电影都会加插两三个公安出现,令港产电影失去了身份感,电影《无极》也一样,没有年代,没有国家背景,世界电影好像一直在推动动作戏,动作片仿如到了为动作而动作的地步,人人会飞,男的女的,国王会飞,皇后会飞,我认为电影应该有多元化思考和不同的坚持,而不是说贾樟柯你得奖了,会多了资金,多了人对你的电影有信心,那就把电影的人物个个会飞。”

中国当局较早前指责中国导演娄烨,把未经中国广电总局审查的电影《颐和园》拿到法国参加康城电影节,宣布处罚娄烨5年内不得在中国拍摄电影,贾樟柯表示:“中国当局到了今时今日,仍以这种手法对付电影工作者,是不可思议,与国家的开放政策背道而驰,在现今世代根本无法阻止一个人从事电影工作,拍不了胶片可以拍数码录像,在大陆拍不了可以到香港拍,我认为这样的事大家可多沟通和讨论,二零零三年时,中国亦有十名导演被禁止在大陆拍电影,于是很多 电影人开展与政府的沟通,解决很多基本的分歧,例如政官员指我贾樟柯专门拍摄中国的不发达地区,外国人看了都不想来投资,把投资的问题压到我们的头上,于是我跟他说,那你觉得香港安定繁荣吗?对方说香港当然安定繁荣,但我反问他,那香港电影很多都是拍黑社会,经常有枪战场面!香港不是一样安定繁荣吗?其实艺术是艺术,生活是生活,很多事情是要不断沟通,才能破除成见,对个人来说,娄烨刚四十岁,是电影工作者花样年华,禁止他拍电影十分不公平的。”

虽然在中国从事电影工作面对不少压力,但贾樟柯坚信,电影是寻找自由的一种方法。他说:“电影艺术可做到呈现一个观点,引发大家讨论一个问题,通过艺术,我们可以拓展生活空间,每个人,每个社会都有其局限,我们触动这些局限,打开这些局限,我们才会得到更多的自由,好像八十年代,谢飞导演拍摄了很多关于女性自主的电影,如《湘女潇潇》、《香魂女》等,引起社会大众谈论,逐渐女性意识在社会出现,令女性自主变成更多数人的共识,又例如九十年代,大家看了李安导演的《喜宴》、看了张元的《东宫西宫》,便有更多人讨论同性恋的问题,到今天,连中央电视台都在制作有关同性恋的讨论节目,令社会有更大的宽容。对政治家,经济学家来说,可能更多关心一些宏观的现状和数字,但落到点点滴滴的生活感受,艺术可表达和开展更多的空间。”

贾樟柯目前正拍摄一部名为《刺青时代》的电影,故事讲述在1975年,即文化大革命结束的前一年,中国一群青少年的成长经历。贾樟柯改变拍摄的题材会取得什么成绩,关心中国电影的人都拭目以待。(谢芊芊报导)

新增评论

请将评论填写在如下表格中。 评论必须符合自由亚洲电台的 《使用条款》并经管理员通过后方能显示。因此,评论将不会在您提交后即时出现。自由亚洲电台对网友评论的内容不负任何责任。敬请各位尊重他人观点并严守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