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的十年浩劫:小提琴家何東訪談

何東先生在三十多年前演奏他創作的《黎家節日》(原名《黎家代表上北京》)。自由亞洲電台粵語部記者嚴九鼎近日採訪了何東先生,制作了《藝術家的十年浩劫:小提琴家何東訪談》專輯。訪談介紹了何東的家世,成長經歷,文革中的遭遇,以及名曲《黎家節日》的創作經過。

2006.11.29



何東出身于廣州一個音樂世家,兒時便有“嶺南音樂神童”之稱,其父何安東為中國知名音樂家。

何東從小耳濡目染的熏陶加上父親的悉 心栽培,小提琴演奏的基本功頗為紮實。何東10歲那年,中央音樂學院院長馬思聰來廣州演出,何安東前來看望老朋友,兒子亦隨行。這是小何東第一次見到鼎鼎 大名的馬思聰,他在前輩面前一本正經地拉了兩首曲子,其中一首就是馬思聰的《牧歌》,馬聽畢作了細心指點,又對何安東說:“這孩子不同凡響,你要好好培 養。”……

HoDongPost150.jpg
小提琴家何東。
何東的父親雖能傳授予他對音樂境界的領悟,卻也留給他一道濃重的命運陰影,因為父親1957年被劃為右派,導致何東在報考音樂學院時因“政審”而落第,于是轉而求其次,何東進入了廣州音專。不旋踵,文革風雷磅礴而至。何東記得上京“革命大串聯”,他住進中央音樂學院接待站,他有心拜會前輩馬思聰先生,然而見到的卻是批鬥“反動學術權威馬思聰”的通告。
新增評論

請將評論填寫在如下表格中。 評論必須符合自由亞洲電台的 《使用條款》並經管理員通過後方能顯示。因此,評論將不會在您提交後即時出現。自由亞洲電台對網友評論的內容不負任何責任。敬請各位尊重他人觀點並嚴守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