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耀明書評】 中國經濟的危與機─介紹郎咸平著《中國經濟的舊制度與新常態》
2015.07.03
要解釋中國表面的繁榮和背後的矛盾,並不容易,非要看透中國國情不可。郎咸平教授的新作可讀之處,正在於揭示中國經濟的困局所在,並且當頭棒喝,指明解困辦法在於規範政府行為、建立市場秩序。
作者首先批評中國以計劃經濟手法發展經濟,經濟過熱便急剎車,經濟過冷便踏油門。簡言之,即以投資代替改革,保住經濟增長。結果是大量資金流入國有企業、基礎建設和產能過剩的行業,讓既有利益集團更形壯大、政府進一步集權,而社會則貧富懸殊。
中國困局難解之處,在作者看來,是強大的改革阻力已經形成,一是經濟行業壟斷,由土地、金融到能源、交通等行業,已由國有企業壟斷;二是政府部門以審批權力尋取利益,弄權自肥;三是地方官員因升遷準則在於GDP的提升,便不顧社會代價,發展“高污染、高能源、高投入”的產業。任何走向公平、公正、公開的市場改革,必定受到既得利益集團的抵制。
但不改革行嗎?郎咸平認為,舊制度問題日漸浮現,由國企腐敗到銀行危機,再到樓市危機,中國經濟已經險象環生。如政府投入四萬億人民幣救市,地方政府卻大肆揮霍,投放於基礎建設和房地產,最後無力償還,造成財政危機,現時44%地級城市已瀕臨破產邊緣。國企方面,由於不愁資金而大幅擴張,不少國企因此大量虧損,成為股市十大蝕本企業。當這些大客戶無力償還貸款,銀行亦受到牽連,資金短缺下,銀行拆息提高,令資金成本上升,銀行亦曾經因此暫停房地產貸款,連累房地產一度陷入困境。由此看來,政府四萬億元救市,實違背市場規律,更且後患無窮,結果資源投向產能過剩的行業,形成一環扣一環的危機。
郎咸平認為,危機的出路在於建立市場秩序。他主張中央與地方權力重整,基礎設施興辦權交中央,市政府不得發債來發展經濟,而須集中力量處理民生問題。他又認為,政府必須制定財政預算,提高公共收入和開支的透明度,以便監察政府,而政府的角色只限於規範公權力,保護市場秩序,讓市場經濟發揮調配資源的作用,讓老百姓從改革中得到好處。
作者又逐項討論價格、電力、電信、金融、國企等方面的改革困難和努力方向,並以英美經驗作參考,探討這五方面改革在不同階段不同面向的不同策略和目標。整體而言,就是讓市場發揮力量,而要逹到此目的,政府必須釐定和嚴守其與市場分隔的界線。
他深信由市場力量導向新常態的做法,完全符合習近平上台後中共的經濟政策,包括:一是把政府政策拉回基本點,以管理公共秩序和服務公眾為主,而非代替市場去調配資源;二是建立法治秩序,不容政府干預市場。他認為,中國經濟的成敗關鍵在於企業的競爭力。他剖析中國通訊業、高鐵業、汽車業的強弱,也指出不少國內企業以兼併合作走向國際市場,只是盲目擴張,有些甚至弄得焦頭爛額,而亞里巴巴的蓬勃發展却是例外,符合市場需要,代表產業轉型的成功案例。
作者對中國近年的經濟對外擴張計劃亦滿懷希望。由“一路一帶”到建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以至成立亞太自由貿易區,郎咸平認為這些舉措可比擬二戰後的“馬歇爾計劃”,必有助中國輸出產能過剩、推動人民幣國際化、重訂能源策略等等。當然,郎咸平說得興緻勃勃,但卻沒有深究,中國即使崛起了,在今日國際形勢下,它能與二戰後的美國相提並論嗎?這也是此書仍待補充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