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雲書評:司徒華回憶錄 《大江東去》

今天想跟各位聽眾介紹的一本書,可以用「火辣」來形容,因為當中的內容近日已成政界中的熱門話題,這本印發了六千本的書本周三推出後,便立即要加印出售,箇中原因很簡單,因為這本書就是香港支聯會已故主席司徒華的回憶錄《大江東去》。

2011.07.22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WhatsApp
Szeto_book240.jpg
已故支聯會主席司徒華回憶錄《大江東去》,將於周三推出發售。(司徒華家人提供)


這本回憶錄的萌芽,據書中記載是司徒華一九九六年往加拿大多倫多跟聚居海外的親人一起見面時,構思而成,但是,華叔心願未償便已仙遊,故此,回憶錄能夠付諸印刷,除了依據華叔生前接受姪兒工作的電視台進行連載式的訪問外,還包括他過去親自撰寫過的書稿及錄音等。

由於資料來源的隱密性,一直不為外界所知,甚至華叔數十年爭取民主的戰友也謂未有所聞,而爆出的消息更是驚人包括「華叔曾加入共青團」,又「想加入共產黨」,故翻閱這本書時,不難令人瞄準方向,欲看清楚這位生前一直爭取民主並嚴斥共產黨苛政待人的司徒華,是否真如其親人口中謂「司徒華要求加入共產黨」,甚至「已加入共青團」的記述。

然而,在翻閱整本書時,讀者不難感受到司徒華熱愛自己國家民族之情。年少時,他已渴望新中國的出現,以致他的所言所行,均往這個方向而努力及發展,即使两名妹妹的升學前景也受司徒華的指示,哪管當時中國境內進行大躍進,學生也要被迫停學下鄉工作,但華叔仍著两妹妹在中國境內繼續讀大學。此外,華叔的一家跟中共扯上千絲萬縷的關係,除了弟弟司徒強出任新華社外事部副部長外,他的妹妹後來也被安排在一個左派組織工作,自己亦可以跟不少幹部級的領導見面。但是,一場八九民運,司徒華對共產黨藏著的那股妙微情懷,終於徹徹底底的破滅。

回說書中首先記錄司徒華加入共青團的說法是這樣的「一九四九年九月,廖一原介紹我加入新民主主義青年團,秘密的宣誓儀式後,我成為中共組織的一名成員。新民主主義青年團,是中共領導的青年組織,在一九二一年和中共同時成立,叫社會主義青年團,後改名共產主義青年團;建國前,配合中共提出的「新民主主義革命」,又改稱新民主主義青年團。據團章規定,青年團是中共的助手和後備軍。」

書中內容有徒華「加入」新民主主義青年團,並進行過「秘密的宣誓儀式」,就「成為」了中共組織的一名成員。可是,細閱司徒華執筆的文稿,讀者不難發現,司徒華喜歡仔細描述過程及就一些事情作出原因解釋,但是,在此重要的一筆,卻以極簡潔的筆觸完成,再者,倘有執筆寫書經驗的人,不難猜想新民主主義青年團的歷史可能是編輯後期補充材料。換句話說,司徒華倘真「成為」共青團的團員時,他在「加入」其前身即新民主主義青年團時,是否清楚知道這個團跟中共的關係﹐書中未有交待。

再者,華叔是否真的「成為」共青團的成員,也許可從書中這段文字感受一二。文字是這樣紀錄「加入青年團,是源於我青少年時代就開始的政治理想,現在竟然因一個隨口而出的謊言而消逝。我決定作最後的努力,先後找介紹我入團的廖一原,和在新華社香港分社工作的弟弟阿強,委託他們打探組織對我若即若離的原因。」

最後,細佬司徒強向上司尋求協助,終成功安排華叔與當時《文匯報》社長兼港澳工委常委孟秋江,在澳門秘密見面。雖然,孟秋江答應把華叔在《學友社》被趕出來且遭盟友誣告的委屈的申訴材料帶回去,但是,一場文革,孟秋江亦被批鬥,最終更跳樓身亡。

書的另一章又記述了中英就香港前途問題談判期間,當時任新華社香港分社社長許家屯著新華社副總編輯林風邀請司徒華加入共產黨,但是,華叔當場拒絕。不過,中共未有因此中斷與華叔的接觸。華叔在回憶錄提到「許家屯對我是有厚望的,可能列為培養對象,甚至是,如果聽話些,將來有可能做行政長官」。書中更提及,新華社香港分社副社長李啟新在一次內部講話中曾表示:「司徒華應該可以成為香港的李光耀」。

司徒華與中共的關係,在整本書裏,不難感受到有一種若即若離之感,儼如遊走於天堂與地獄之間,再看到細述中共滲透工作的縝密,更不難有驚心動魄之感。不過,華叔加入共產黨的訊息,在新書發布當天便被記者鍥而不捨追問,負責回應傳媒的司徒強就先後就上述問題這樣回應

「加入共青團,你看過本書便會知曉,書裏有講。過去無透露,突然講,也不足為奇!」

但是,司徒強最後在書商職員及其媳婦王慧珉先後打斷並帶離現場,出版商縱使曾表示書出版前要經過牛津大學一個包括校長在內的獨立委員會查看,此外,出版社亦按合約賦予的權限曾索閱華叔的資料等。不過,卻未有仔細交待那部份的資料,故此,答案迄今仍是一個謎。不過,可肯定的是,華叔的手稿、聲帶及其他資料等材料,將會公開,可是,卻是在二十或五十年以後的事。

「為何要分二十年或五十年才公開?是因為有些人現時仍在生,所以,你需要念及對方的私隱。」

那些資料屆時才公開?司徒強沒清楚交待,但是,他說,自己對黃雀行動中有些資料也不知曉,而這些數十年後才公開的資料將會交予一個學術機構的處理,是那一所學術機構?還須拭目以待。

新增評論

請將評論填寫在如下表格中。 評論必須符合自由亞洲電台的 《使用條款》並經管理員通過後方能顯示。因此,評論將不會在您提交後即時出現。自由亞洲電台對網友評論的內容不負任何責任。敬請各位尊重他人觀點並嚴守事實。